第一章 并购羽田是福是祸(10)

邓一华看着杨帆,目光中充满了感情。杨帆有些动容,邓一华对他而言,绝不仅仅是老板,似兄,似父,更似难得一见的至交好友。 邓一华笑笑,他太了解杨帆了,在他身上,他能看见年轻时自己的影子。不过自己比他强,起码够狠,不然也赚不来这份家业。

“你以为做生意只要眼光准就够了?差远了,做生意不光需要眼光,更需要手段和计谋。你看看生意场上真正的赢家,都是隐藏在市井中的政治高手,像是吕不韦,范蠡,像是近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荣氏家族,这说明不管是战场,商场,抑或政界,都需要计谋高手才有空间生存下去,更需要绝顶高手才能有机会发展。”

杨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他太年轻,对这个世界还抱有天真的幻想。这不怪他,谁还没有个单纯的时候呢?慢慢就好了。邓一华真希望杨帆能成长起来,能够在某一天独当一面,也算他对杨德明的报答吧。

这些话,邓一华当然没有告诉杨帆,他不能给他什么特权,以为在清风靠裙带关系就能青云直上。那不是帮他,是害了他。

杨帆见邓一华不再说什么,站起来准备出去,邓一华叫住他,问他一个奇怪的问题:“管理一个部门和经营一个企业有什么区别?”

杨帆思考了一下,回答说:“管理一个部门,需要从细节着手,需要一个‘感受倾向者’,这种人喜欢花费时间思考细节问题,对部门的人员及运作可以做到巨细无遗。而经营一个企业则需要从全局出发,以企业的发展和未来为着眼点,所以需要一个‘直觉倾向者’,这种人擅长全局思考,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不拘泥于生活中零碎的细节,喜欢用全力来运筹帷幄,分析趋势,进而带领企业走向成功。”

这种理论型的长篇发言显然让邓一华吃了一惊,他没想到昨天还被突发事件吓得动弹不了的毛头小子,心里居然有这么多盘算。

他有了聊天的兴趣,索性又抛出一个问题,“你觉得公司现有管理人员中,哪个比较适合你说的直觉倾向者?”

杨帆心里一动,他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是邓一华闲的无聊或者心血来潮随便聊聊,他是想给羽田公司找一个好当家人。

之前邓一华曾经流露过不想把羽田完全划入清风,变成下属一个部门的意思,比如什么网络新媒体事业部,那样就失去了吞并羽田的意义。他想把羽田做成一个清风的分公司,维持原本的经营架构不变,给将来的清风集团打下基础。所以他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信得过的人来领导羽田。

在公司现有管理层中,他前前后后思索了好几遍,包括现任总经理李兴文,包括一直以来野心勃勃的朱宇,还有他的妻子陈清,当然他也想过杨帆,不过只是一闪念罢了,他不想让杨帆成长的太快,怕他担不起责任,更怕他翅膀硬了,以后无法控制。

杨帆对他的心理活动一无所知,小心翼翼的开口:“现有人选?我觉得……”

邓一华看似不经心的喝着茶,耳朵却在捕捉杨帆透露的一切信息,语言、呼吸、的音调,他会从每一次无意的变化中找到隐藏的真话,这也是他异于常人的一个特点。

杨帆当然知道,所以加倍小心:“我认为,最合适的人选是朱宇。”

邓一华愣了,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饶有兴趣的问:“为什么?说说,为什么是他?”

朱宇曾经是“清风最有才华的人”,邓一华大会小会这么说。当初做清风传媒时,朱宇带领制作中心把这个属于二线的部门变成了盈利部门,他主动请给自己部门安排任务,从每个月几万元开始,最顶峰时,达到每月几十万。他们制作企业宣传片,制作参赛短片,开发区风光片,可以说,清风传媒能有今天,朱宇功不可没。

这样的人难道不适合做羽田的主事人吗?杨帆觉得自己回答的没有问题,但是他偏偏忽略了一点,朱宇的劣迹。可以说,从工作角度,朱宇无懈可击,但在个人生活上,他便是让人头疼的花花公子代言人了。凭着自己的实力兼男模似的外表,这几年朱宇没少和公司女员工发生非正常关系。有的女孩天生大方无所谓,有的认真起来,常常能看见三号小会议室里出现以下场景,某女孩哭天抹泪,朱宇好言相劝,女孩抓起桌上的水杯烟灰缸扔过去,朱宇跑出来,然后保安出面,问题解决……

问题部分解决,关于朱宇这一风流习惯,连邓一华都受过连累。有次女孩家长找到公司,把他堵在办公室足足骂了半个小时。他也生气,警告、罚款、扣除工资、停岗、降职,朱宇本来可以做总监的,现在倒成了经理,有这部分原因在。可不管他是义正严词还是苦口婆心,朱宇都不为所动,该犯毛病还照犯。让这样的人单独去羽田主持大局,恐怕不出半个月就有人打上门来,到时候不是白白给人看笑话?

“除了他,还有谁?”

“还有……”杨帆不知道该怎么说,幸好陈清进来,打断了这次艰难的谈话。也把杨帆解救出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