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生儿的常见问题(1)

啼哭

宝宝一出生,啼哭就成了家常便饭,因为新生儿是用啼哭表达他的意思,如饿了、冷了、疼了、湿了、困了、受到惊吓了等等都会啼哭,而每一种啼哭都有其特殊的表达方式。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宝宝啼哭,肯定就是出现问题了,有一种啼哭就是正常的啼哭,医学上称之为运动性啼哭。这种啼哭声音响亮,节奏感强,不刺耳,没有眼泪流出,每次时间较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一般每天会出现4~5次,无伴随症状,吃奶、睡眠都很正常。如果妈妈轻轻摇一摇宝宝,宝宝就会安静下来。

当宝宝出现这样的啼哭时,妈妈最好不要打断宝宝的啼哭,因为这种啼哭本身就是一种运动,能促进消化,有益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也是宝宝与妈妈进行交流的一种表达方式。

打嗝

打嗝是新生儿常有的现象,一般是因为宝宝吃奶过急,或吞下冷空气所致,常常持续打嗝,宝宝不舒服,妈妈也很着急。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一是用中指弹击宝宝的足底,让宝宝大声啼哭几声,可有效地止住打嗝。二是将宝宝抱起来,妈妈用食指尖在宝宝的嘴边或耳边轻轻挠痒,待宝宝发出哭声,打嗝也就停止了。三是给宝宝吃奶(奶水充足才能管用),也能抑制住打嗝。四是避免宝宝过度饥饿或哭得很厉害的时候喂奶。

鼻塞、打喷嚏

新生儿鼻黏膜发达,毛细血管扩张,有分泌物时由于鼻道狭窄、气力小,极容易出现鼻塞。鼻塞严重时会影响宝宝吃奶。新手爸妈要学会为宝宝清理鼻腔。

新生儿受点凉就会打喷嚏,如洗澡、换衣服、换尿布时,这是身体的应激反应,不一定就是感冒。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一般发生在出生后的第3天。这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不再需要过多的红细胞,红细胞在体内破坏产生了胆红素,胆红素聚集于血中,从而引起皮肤、巩膜甚至手足心发黄,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在一周左右自行消退。约有半数的新生儿根本不出现黄疸。

生理性脱皮

新生儿出生两周左右时,先是皮肤就像抹了浆糊似的干裂爆皮,紧接着开始脱皮。之所以出现脱皮现象,是因为新生儿皮肤的新陈代谢所致,旧的上皮细胞脱落,新的上皮细胞生成。新生儿出生时附着在皮肤表层上的胎脂,就随着旧的上皮细胞脱落。这就形成了生理性脱皮,这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

生理性脱发

有的新生儿一出娘胎就有满头浓密黑亮的头发,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出生后几周内),原本浓密的黑发逐渐变得稀疏、发质也变得又绵又细,颜色也不那么黑了。这种现象属于新生儿的正常生理性脱发,大多数会逐渐复原。发质不好的新生儿也有脱发现象,只是不太明显罢了。目前医学界对新生儿脱发说法不一,但爸爸妈妈只要记得: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可以了。

惊吓、抖动

新手妈妈们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当关门、电视声音突然高了时,或东西掉到地上时,只要一有响声,新生儿就会突然一惊,或者哭闹。究其原因,是因为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神经纤维还没有完全包裹住所致,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新手妈妈不要紧张。

另外,新生儿会出现下颌或肢体抖动现象(有时轻有时重),这也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不是抽搐。妈妈也可做一个实验,用手轻轻碰一碰宝宝身体的任何部位,宝宝的反应几乎是一样的,四肢伸开,并很快向躯体屈曲,这就是泛化反应。下颌抖动也是泛化反应,妈妈大可放心。

乳房增大、乳头凹陷

新生儿出生后的3~5天,不论男婴还是女婴,都可能出现乳腺肿胀现象。用手轻轻触摸,有蚕豆大小的硬结,轻轻挤压还有液体流出。这是胎儿期母体雌激素影响的结果,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2~3周就可自行消退。

有的女婴乳头凹陷,奶奶或姥姥就主张给宝宝挤一挤,认为只有把凹进去的乳头挤出来,并把堵塞乳孔的脏东西挤净,以后结婚生子才能顺利哺乳。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这样做不但不能纠正乳头凹陷,还会引发新生儿乳腺炎,如不慎把乳头挤破,带进细菌,轻者造成乳腺管堵塞,影响以后泌乳;重者引发败血症。所以,奶奶和姥姥们千万不要自以为是,随便挤弄宝宝的乳房。

皮肤红斑

有的新生儿一出生身上就有红斑,也有的新生儿洗澡之后才会出现皮肤红斑。红斑以头面部、躯干为主,颜色鲜红,形状、大小不等,一般几天后就会消失,很少超过一周。个别新生儿出现红斑时还伴有脱皮现象。这属于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现象,新手爸妈不必担忧。

马牙、螳螂齿

爸爸妈妈在宝宝哭闹时,偶尔会发现出生一周左右的宝宝,口腔内侧颊部以及齿龈等地方,沾有像奶渣一样的白色小珠,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牙齿,俗称马牙。所谓马牙,其实是一种霉菌(念珠菌)附着在口腔上,是妈妈分娩的时候,经产道传染给宝宝的,因为20%的产妇产道有霉菌生存。

还发现新生儿口腔内的两侧后部,各有一个上下能接触到的脂肪垫,俗称“螳螂齿”。马牙、螳螂齿对宝宝没有任何影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它往往会由于进食、吸吮的摩擦而自行脱落。

体重下降

许多新手爸妈很奇怪,从医院回家后宝宝的体重,与出生时相比,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其实,这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性体重下降。因为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力气小,吃奶少(母亲乳汁分泌相对少,吃奶次数也少,加之肺和皮肤蒸发大量水分,大小便的排泄相对也多些,这就造成了新生儿体重的下降,这都是暂时的,过几天宝宝的体重就会迅速增加的。如果母乳分泌旺盛的话,新生儿体重每天会增加30~40克。

出怪相、挣劲

妈妈们几乎都发现,自己的宝宝在睡眠时有时会出现诸如空吸吮、咂嘴、屈鼻、皱眉、似哭、似笑、咧嘴等表情。有的时候宝宝的小脸还憋得通红,好像在挣劲。妈妈因此就怀疑这、怀疑那(宝宝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了?做梦了?)其实,出怪相、挣劲是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现象,与疾病无关。

所谓挣劲,那是宝宝在伸懒腰,恰恰说明宝宝的身体很好,很舒服(大人不是也时常伸懒腰吗)。提醒妈妈们,宝宝伸懒腰时千万别抱宝宝,给宝宝一个运动的机会。

出汗

新生儿容易出汗,不但头部,就连脚心、手心也有汗,睡觉后枕头有时也是湿湿的,这种现象大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新生儿爱出汗,是因为其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差,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当周围环境温度高时,新生儿就会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的。知道了这些,妈妈就要随时注意居室的温度和空气的流通,给宝宝保持一个比较适当的温度。

溢奶

大部分宝宝都会出现溢奶现象,有时妈妈刚给宝宝吃完奶,还没来得及放下宝宝,宝宝嘴一张,吃下去的奶又溢了出来。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胃容量小,又呈水平位置,加之胃入口处的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出口处的幽门肌肉相对紧张,乳汁不容易进入肠道,却容易通过松弛的贲门,返流回食道溢入口腔,造成溢奶。这属于正常的生理性溢奶,随着宝宝的长大,溢奶现象就会消失。但溢奶并不是不能预防的,只要妈妈按照以下几点去做,就会减少溢奶现象的发生。

一是喂奶前就给宝宝换好尿布,喂奶后就不要换了,以免因宝宝变换体位引起溢奶。

二是喂完奶后把宝宝轻轻地竖着抱起,让他爬在你的肩上,轻轻地给宝宝拍背,直到打嗝,再缓缓放下。

三是如果妈妈喂宝宝奶水过冲,就应适当控制一下,用手指夹住乳房,使奶水缓缓流出,避免因宝宝吃奶过急而发生溢奶。

四是喂奶方法要正确,喂奶时不仅要让宝宝含住乳头,还要含住乳晕,以免吸入空气,或损伤乳头。

五是给宝宝用奶瓶喂奶时,要让奶汁充满奶嘴,以免宝宝吸入空气。

鼻子上的黄点

一般新生儿的鼻子上几乎都有针尖大的小黄点,这与皮脂腺分泌旺盛、溢脂性皮炎有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日后可自行消退,妈妈们不必紧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