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个月宝宝的早教(2)

怎样用音箱玩具法锻炼宝宝听觉能力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胎儿在妈妈体内就具有听的能力,并能感受声音的强弱,音调的高低和分辨声音的类型。因此,新生儿不仅具有听力,还具有声音的定向能力,能够分辨发出声音的地方。所以,在新生儿期进行宝宝的听觉能力训练是切实可行的。

可供宝宝进行听觉能力训练的音响玩具品种很多,如各种音乐盒、摇铃、拨浪鼓、各种形状的吹塑捏响玩具以及能拉响的手风琴等。在宝宝醒着时,爸爸或妈妈可在宝宝耳边轻轻摇动玩具,发出响声,引导宝宝转头寻找声源。

进行听觉训练时,声音要柔和、动听,声音不要持续很长,否则宝宝会失去兴趣而不予配合。

怎样用音乐欣赏法锻炼宝宝听觉能力

在宝宝学会说话之前,优美健康的音乐能不失时机地为宝宝右脑的发育增加特殊的“营养”。

选择音乐的标准有3条:优美、轻柔、明快。中外古典音乐、现代轻音乐和描写儿童生活的音乐,都是训练宝宝听觉能力的好教材。

最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播放一首乐曲,每次5~10分钟为宜。播放时先将音量调到最小,然后逐渐增大音量,直到比正常说话的音量稍大点即可。

新生儿有自己的心智反应吗

大多数人几乎都认为,新生儿什么也不懂。其实,新生儿是有自己的心智反应的。

当宝宝把注意力集中在妈妈脸上的时候,宝宝的心跳会加快,还会突然摆动身体,嘴像鱼嘴那样动,这是宝宝试图说话的最初表示。

新生儿会对如闪电等强光和巨大轰响作出皱眉头、啼哭或停止活动等反应。闹钟响时,宝宝会仔细地听。他会以啼哭来告诉父母他饿和不舒服了。新生儿被爸爸妈妈抱起、摇晃,或者听到亲切的话语时就会安静下来。

新生儿最敏感的感觉器官是皮肤,哺乳时与妈妈皮肤的接触,以及洗澡和换尿布时的触摸,都会使宝宝拥有安全感,发出微笑,但这时脸上的微笑还仅仅是一种反射活动。

新生儿懂事吗

为使开发新生儿的智力工作卓有成效,首先就要把新生儿当成懂事的大孩子。

当妈妈说话时,正在吃奶的宝宝会暂时停止吸吮,或减慢吸吮的速度。当爸爸逗宝宝时,他会报以喜悦的表情,甚至微笑。这是宝宝与爸爸妈妈建立感情的本领。宝宝对爸爸妈妈及周围亲人的抚摸、拥抱、亲吻,都有积极的反应。但当宝宝听到妈妈说话时,别人再和他说话,宝宝也不会理会其他人了。

怎样在对宝宝的护理中加强沟通

在对宝宝的护理中,爸爸妈妈无论做什么,都要边做边对宝宝讲,不但讲实际操作过程,还要讲你的感受和心得,语调轻缓,充满柔情。比如当宝宝哭了的时候,可以把宝宝抱起来,问他是不是饿了,是不是尿了,或者是哪里不舒服了,然后根据判断,一边喂奶、换尿布或者按摩,一边同宝宝讲你在为宝宝做的事。就是在平常,也要夸赞宝宝真是妈妈爸爸的好孩子,或用拥抱、亲吻、抚摸、对视等动作不断表示出对你对宝宝的喜爱。

超级妈咪留言

关于0~1月宝宝的裤子问题,我建议不穿。因为给未满月的宝宝穿裤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宝宝又经常尿湿,总是要换裤子。有条件的可以做几个像小睡袋的东西,就是和尚衣做长一点,像一个袍子,可以遮住宝宝的脚,下面再像信封一样封口。做这样的衣服别用扣子,都用布带系。不方便做的妈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一条大一点的毛巾围在宝宝腰上,用布带系着,下面用布带收一下口。我儿子未满月就穿这种“衣服”。

逗宝宝笑有什么益处

当爸爸妈妈逗宝宝笑时,这种“逗”就是一种外界刺激,宝宝的笑便是他学习的条件反射。可以说宝宝越早出现被逗笑,就越是聪明的一种表现。所以,爸爸妈妈最好尽早逗宝宝笑,给宝宝创造模仿和学习的机会。

爸爸或妈妈逗宝宝笑时,可以在宝宝眼前晃动玩具,或者用快乐的语气逗宝宝笑。宝宝一般在出生10~20天就学会被逗笑。宝宝快乐时,眼、耳、口、鼻、舌等器官最为灵敏,接受能力也最好。

为什么要在婴儿期建立亲子关系

在宝宝1岁之前,爸爸妈妈就应该和宝宝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不仅利于彼此感情的联系,对于日后管教孩子也是很有利的。

从心理方面来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有如下种种方法,对宝宝的哭作出回应、哺乳宝宝、多抱着宝宝、与宝宝在一起等。这些都给宝宝传递一个信息:我对于父母来说很重要。这种亲密的关系给宝宝带来了安全感和舒适感,让宝宝和父母都产生了幸福感觉。

从生理上来说,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给妈妈和宝宝双方的荷尔蒙都带来了有益的影响。宝宝体内有一种调节生理系统的荷尔蒙,名为“可的松”,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调节盐类及水代谢,帮助宝宝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要想作出有益的反应,都基于一个条件:“可的松”要在体内处于平衡状态。过低会使宝宝日后反应迟钝,过高会使宝宝日后容易心理紧张,甚至患上慢性焦虑症。而母婴之间无忧无虑的亲情恰巧能够维持“可的松”的平衡。

如何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和宝宝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爸爸妈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给宝宝回应:刚出生的宝宝不会说话,只会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宝宝啼哭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做出的回应就是抱起宝宝安抚他。如果爸爸妈妈没有立即作出回应,宝宝可能会越哭越厉害,他感到很无助,而且宝宝与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也就开始疏远了。

给宝宝哺乳:妈妈通过观察宝宝吃奶时的情绪、需要等,渐渐有了直觉反应,知道宝宝到底要什么。这便在宝宝和爸爸妈妈之间形成了交流。哺乳还能促进宝宝长大后行为良好,善待自己,与别人相处融洽。

给宝宝怀抱:这样会加深彼此间的亲密性,从而使宝宝产生自信,继而转为良好的行为和更好的学习良机。而且,当爸爸妈妈边抱着宝宝,边轻轻摇晃时,宝宝的大脑能够受到刺激,从而提高智力,宝宝将来的运动调试能力也会良好。

和宝宝在一起:和宝宝在一起又分为与宝宝一起睡觉和与宝宝一起游戏。

大部分宝宝都会害怕黑暗,所以会对黑夜产生恐惧。为了消除宝宝的不安感,爸爸妈妈夜晚最好与宝宝在一个房间睡觉,宝宝能够像白天一样自信,这样还能使彼此关系更加亲密。而且,实验证明,让宝宝睡在靠近父母的地方,宝宝心肺系统的压力比较小,身体各器官会工作得更有规律、更放松,发育得更好。而且虽然只是用了短暂的时间,但传递给宝宝的爱和安全感将会伴随宝宝一生。

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参与到游戏中来,为宝宝带来了莫大的快乐,还可以帮助妈妈了解每一个阶段宝宝的能力和相应的行为,这对于日后爸爸妈妈对宝宝的引导和教育也很有利,因为在游戏中宝宝听从爸爸妈妈的指挥,在日后也会好好听从爸爸妈妈、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应注意的是,爸爸妈妈要在欢笑中吸引宝宝的注意,同宝宝一起游戏,而要避免让宝宝产生抵触情绪。

宝宝有反射活动吗

只要把手指放到新生儿的手中,他的小手就会抓过来,并且抓得紧紧的,平时宝宝的小手也是握成拳头。这就是新生儿的握持反射。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新生儿的运动机能发育尚不健全,因此新生儿的运动仅仅是一种反射活动。但这种握持反射几周内就会消失。

吸吮反射使宝宝可以找到食物的来源。饿的时候,宝宝就会移动头部,当任何物体接近宝宝嘴角时,他都会以为是妈妈的乳房而将头转过来张开嘴。

怎样刺激宝宝的手心

要刺激宝宝的手心,爸爸妈妈可以多给宝宝触摸一些不同质感的玩具或物体,如光滑的塑料玩具、软而易挤压的玩具、拿在手里会变形的玩具或表面坑坑洼洼的玩具等。让宝宝的手尽可能多地增加一些触觉的感受,这将会有利于下一步的握力训练。

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别忘了洗宝宝的小手。爸爸或妈妈可以把手指尖轻轻伸进宝宝的手掌心里,在小手心里轻轻地来回转动,边清洗边按摩,同时与宝宝说话:“洗洗小手,摸摸小手,亲亲小手,哎哟哟,香喷喷!”这个月龄的宝宝最喜欢看妈妈的脸,最喜欢听妈妈的声音,宝宝会感觉安全和松弛。

妈妈还可以在喂奶的时候把宝宝搂在怀里,把手指伸进他的手心里,小手握大手指,轻轻地摸一摸,缓缓地摇一摇;轻轻抚摸、张开宝宝的拳头,让小手掌触摸妈妈的乳房和妈妈的脸;不停地同宝宝说话。吸吮妈妈的乳汁、感觉妈妈肌肤的温暖,宝宝会满足又舒服。

伸手抓转动的玩具有什么益处

宝宝伸手抓转动的玩具可以锻炼宝宝的上臂力量和小肌肉。

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小床上方挂一些可以转动的玩具,来吸引宝宝伸手去抓或拍打。还可以选择带有细棒或细圈的小玩具,放到宝宝小手中,过一会儿再把玩具拿出来,每天反复练习几次。这样能让宝宝感觉到手心的触觉刺激,对宝宝练习抓握和松手动作很有利。

宝宝的乱蹬乱踹为哪般

新生儿还像在母体里一样,手臂和腿弯向躯干一边,小手攥成拳头。乱蹬乱踹只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

当父母抱着宝宝的胳臂下面,把他放在一个硬垫子上时,宝宝会伸直双腿。当把宝宝脚的重心轻轻移向一侧时,他也会把另一只脚抬向前方,做出走步的动作。

怎样训练宝宝做伸展运动

新生儿的小胳膊和小腿都处于自然弯曲状态,似乎还保持着在妈妈体内的样子。妈妈或爸爸训练宝宝做伸展运动时可以利用日常护理的机会,在为宝宝洗澡或换尿布的时候,妈妈或爸爸可以帮助宝宝伸展一下身体。

帮宝宝伸展身体时,只需将关节稍微弯曲,宝宝就会反射性地伸开他的关节。除了关节外,轻触宝宝的膝盖内侧、身体、手等,宝宝也会反射性地伸展他的身体。

这个时期的宝宝,由于四肢十分娇嫩,所以不能用力拉他的手、脚,以免弄巧成拙。

宝宝可以做爬行训练吗

宝宝在新生儿期就有爬行的先天条件反射,所以,适当地进行爬行运动训练,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在帮助宝宝进行爬行训练时,可以利用宝宝洗完澡或睡醒觉的机会做。先为宝宝做完皮肤抚触,这时宝宝会感觉到很舒服,会主动要求动一动。妈妈或爸爸只要用手掌轻轻抵住宝宝的足底,他就会试图向前爬。

做爬行训练应注意什么

爬行训练的时间控制在每次1~2分钟,每天1~2次较为适宜。注意不要在宝宝吃饱奶或饥饿的时候做。经过爬行训练,宝宝颈部及背部的肌肉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四肢也会越来越有力量,体质自然也会随之增强。

怎样教宝宝做迈步运动

宝宝在新生儿期就有向前迈步的先天条件反射。宝宝如果健康,情绪又很好时,就可以进行迈步运动的训练。

做迈步运动训练时,爸爸或妈妈要托住宝宝的腋下,并用两个大拇指控制好宝宝的头,然后让宝宝光着小脚丫接触桌面等平整的物体,这时宝宝就会作出相应而协调的迈步动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