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语译】

断绝抛弃圣明和智慧,人民才可以获利百倍;断绝抛弃仁和义,人民才能回归孝慈;断绝抛弃机巧和利益,盗贼才不会出现。这三方面全是巧饰,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使人民有所归属:表面单纯内在质朴,减少私心,减少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感悟】

"仁义""圣智"本是儒家所推崇的美德,老子却主张彻底抛弃,为什么?因为只要是文明--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是腐蚀人心、败坏风气的,所以一定要抛弃。这里将仁义、圣智、巧利当作"道"的反面,当作违背天性、产生虚伪的根源。很多人认为老子是消极的、反传统的。殊不知老子是从根源上提出社会虚伪、败坏的原因,从而在天性与人性上解决问题。从本性上说,人是真纯质朴的,是清静淡泊的,只是后来随着人类知识和智慧的产生,随着人类欲望的扩大,人类的本性被污染、被损害了,所以才形成追逐名利、尔虞我诈,甚至刀枪相加的局面。老子发现社会在强调仁义礼智的同时,那些不仁、不义、非礼、非智的人和事反而有所增加,一些口口声声满嘴仁义的人却做着不仁、不义的事情,说明仁、义、礼、智有自私性与虚伪性,因而老子从人性清静的本源出发,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只有这样做了,人们才能回归到清静不争、无知无欲的本性中去,人类质朴虚静的本来面目才会得以复苏。

老子最后做了总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其中"绝学无忧"王弼通行本在下章的开头,但以文义和文气看应该放在这里。当代很多学者也有同样观点,是有道理的。

《老子》通行本"三绝三弃"这几句振聋发聩的话,在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竹简本《老子》中写作"绝智弃辩""绝伪弃虑""绝巧弃利",除最后一句与通行本相同外,其余两句并不相同,可见早期的《老子》并不反对"仁""义""圣"。有专家认为竹简本是春秋末期的,而到了战国中晚期的帛书本已与后来通行本相同了。看来《老子》的成书经过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也说明仁义之德有一个演变过程。春秋时期,仁义之德还处于形成初期,其负面属性还没有暴露出来,而到了战国中晚期,仁义的虚伪自私的负面属性暴露无遗,所以《老子》的作者将"绝智弃辩"改为"绝圣弃智",将"绝伪弃虑"改为"绝仁弃义"。这一点并不能说明版本的优劣,而恰好说明社会时代的变迁,《老子》一书思想的变化发展。同时也说明《老子》一书经过了后世的修改,它的作者至少有两个。两千字的楚竹简本的作者并不反对"仁""义""礼""圣",这就是孔子问过"礼"的那个老子--老聃(李耳),五千字的帛书本、通行本的作者是反对"仁""义""礼""圣"的,可能就是司马迁提到的太史儋。通行本可能还经过了其他作者的整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