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第12个月(2)

健康成长特别关注

宝宝的出牙情况怎么样

宝宝的出牙是有一定规律性的,牙齿的萌出是成对成双的,左右两侧同名的牙齿同时长出,下颌的牙齿早于上颌牙齿长出。大多数宝宝到1岁左右时,就可长出6颗门牙:上面4颗,下面2颗,但有的宝宝只长出4颗、还有的长出2颗,甚至有的宝宝1岁了才长出第一颗牙。这是因为不同的宝宝出牙的时间也是不相同的。

宝宝出牙时间的早晚,对于正常的宝宝来说并不意味什么,所以父母不必担心。如果宝宝缺钙或患有佝偻病,不仅出牙晚,而且还会有其他症状,如骨骼弯曲,头腿异形等情况。即使宝宝患了佝偻病之后,父母也不能为了让宝宝早出牙,而给宝宝吃太多的钙片或维生素D。正确的做法是让宝宝多活动、多晒太阳,另外也可给宝宝吃一些较硬的东西,以促进牙齿的萌出。

怎样防止宝宝胳膊脱臼

脱臼是连接骨与骨之间的韧带和骨骼错位形成的。从宝宝运动量增多时开始,宝宝的肘关节就很容易脱臼。胳膊脱臼后,宝宝的哭声尖锐,胳膊无法动弹,如果复位复得不好,就容易造成动不动就脱臼的现象。引起宝宝胳膊脱臼的原因,有的是成人猛然拉宝宝的胳膊,或者宝宝摔倒时胳膊扭曲,肘部受到冲击而造成的。因此,父母或者家里人,在逗弄宝宝时要注意,手脚要轻一点,更不要在宝宝的胳膊上过度用力。

宝宝的心跳、脉搏较快正常吗

有的妈妈无意中发现宝宝的心跳、脉搏跳动较快,担心宝宝的心脏有问题。其实,1岁的宝宝与父母相比,心跳和脉搏就是会快。从宝宝的发育来看,1岁时宝宝的心脏大小与新生儿期相比增长了1倍,血管相对变粗,供血情况良好。年龄越小,心跳和脉搏就越快,这是因为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这都得依靠心脏和血管来输送。

另外,心跳的快慢受两种神经的支配,一种是交感神经,能使心跳加快;另一种是迷走神经,能使心跳变慢。婴幼儿时期迷走神经所起的作用小,主要由交感神经来支配。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所以1岁以内宝宝的心跳、脉搏就较快,一般为每分钟110~130次。每个宝宝之间差异也很大,活动、哭闹和体温升高时均可使宝宝心跳、脉搏加快,而睡眠或安静时则宝宝心跳、脉搏减慢。一般睡眠时每分钟心跳、脉搏可减少20次,甚至更多。

如果宝宝出现其他症状,比如,有喘不过气的症状,或者有嘴唇、脸色青紫现象,就要带宝宝去医院诊治了。

在肋下可摸到宝宝的肝、脾正常吗

1周岁以内的婴幼儿在肋下摸到肝、脾不能说是有疾病。正常婴幼儿的肝、脾大小和上下界的边缘,是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婴幼儿之所以能摸到肝、脾,是因为肝脾均与造血功能有关。

因为在胎儿期,宝宝的肝脾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后造血的任务逐渐由骨髓承担起来,但肝脾仍担负着部分造血任务。因此,婴幼儿的肝脏和脾脏就相对较大,尤其是肝脏左叶。另外,由于婴幼儿胸廓发育落后于肝脏,胸廓不能完全覆盖肝脏下缘,所以,婴幼儿常常可在肋缘下摸到肝脏和脾脏。不过,正常的肝、脾的质地是软的,表面很光滑,而且没有压痛。随着年龄的增长,5~6岁后肝脏在肋缘下就摸不到了,而脾脏在1岁以后就摸不到了。

除了上述生理原因外,有些病理因素也可引起肝脾肿大,如肝炎、贫血和一些代谢性疾病等。但是,病理因素造成的肝脾肿大其质地较硬,可有压痛感,同时还会伴有相应疾病的表现。如果宝宝没有上述症状,父母不必担心。

患口腔炎的症状是什么

平时米饭、面条、蔬菜、水果和肉等吃得很好,也很香的宝宝,突然出现了不吃固体食物,而只勉强喝点牛奶的情况,这多是因为宝宝患了口腔炎,嗓子痛而导致的。如果宝宝的体温在37.5℃以上,张开口检查时,发现在悬雍垂附近有2~3个小米粒大小的水疱,就可以诊断为口腔炎。

宝宝患口腔炎的症状,常常出现在不爱吃东西的前1天,体温升高可在38℃~39℃,继而热又很快退下去,然后嘴里长出水疱。从季节方面来看,这种病初夏最常见。平时不流涎水的宝宝,患了口腔炎后,也会流涎水,而且会有口臭。因为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没有特效药。但同时也不会留下后遗症,一般4~5天就可痊愈。

患口腔炎怎么护理

在宝宝患病期间,妈妈不能给宝宝吃硬的、酸的、咸的食物,因为吃这样的食物会有一种刺痛感,会加剧宝宝的疼痛。牛奶和奶粉最适合宝宝喝了,既不会引起太大的疼痛,又好消化,还有营养,因此,可以喂宝宝这些食物。如果宝宝一点也不喝牛奶和奶粉,可以给宝宝吃布丁、软一点的鸡蛋等。另外,患口腔炎后不能缺水,妈妈要多给宝宝喝水。在宝宝不能吃东西的这段时间内,不要给宝宝洗澡。

宝宝不愿意自己动手吃饭怎么办

大多数宝宝进入1岁后,就要争着、抢着自己动手吃饭,而也有一些宝宝却不愿意自己拿勺吃饭,非得妈妈喂才行。主要原因是宝宝怕失去妈妈,因为对宝宝来说,妈妈一直是宝宝的保护神,宝宝不愿意失去妈妈一点一滴的关爱,更何况是妈妈那细致入微的喂哺。

对于这样的宝宝,父母别强迫宝宝。如果宝宝希望由妈妈喂时,妈妈就喂他;当宝宝想自己动手吃东西时,就让宝宝自己吃,如果顺其自然地让宝宝发展,等再大一点时,宝宝就会自己吃东西了,尽管这种现象可能还会出现反复。与此同时,妈妈随时让宝宝有自己动手的机会,把奶瓶、杯子、汤匙放在宝宝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但千万不要迫使宝宝自己用。多给宝宝放置一些用手抓的食物,点心或正餐都一样,因为这样吃更方便,以食物来引诱宝宝自己动手吃东西,会令宝宝更加自信。

每当宝宝自己吃的时候,父母记得在旁给宝宝充分的赞美和鼓励,重点是让宝宝了解到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父母都会在他的身边。

宝宝不会走路是什么原因

走路的问题因人而异,有些宝宝较早就会走,但也有一些宝宝会慢很多。宝宝走得晚,绝不意味着有任何发育上的问题,也和智力毫无干系。

其实,大多数的宝宝是在1岁过后才开始会走。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宝宝开始行走的平均年龄为13~15个月。宝宝何时走路和基因有相当程度的关联,和宝宝的体格发育也有关。

灵巧健壮的宝宝肯定会比瘦弱的宝宝走得早;而拥有短而粗壮腿的宝宝,通常也比腿又细又长的宝宝走得早,因为后者较难掌握平衡。另外,宝宝什么时候会爬、爬得好不好,也是影响走路的原因之一。

同时,影响宝宝学会走的原因还有很多:营养不良,或是欠缺刺激的环境等也会延缓宝宝学走路的时间。如果宝宝因走路摔得很厉害,可能宝宝会不敢放开妈妈的手而独立行走;如果宝宝被心急的父母逼着练走路,反而使宝宝对走失去兴趣,拒绝学走;如果宝宝耳朵发炎、感冒或患有其他疾病,会使宝宝走路的进度落后;若是妈妈整天让宝宝待在塞满东西的游戏围栏里,或常常让宝宝坐在婴儿车上而没有站立的机会;或者很少给宝宝锻炼腿部肌肉或走路的场合,这些都极有可能使宝宝较其他的宝宝走得晚,甚至在其他方面的发育都会跟着稍慢。

宝宝不会走路怎么办

父母要给宝宝足够的机会和场地练习起身站立,沿着家具迈步、前进。宝宝练习走路的房间里,不要有突起的毯子,或是太滑的地板,要有许多可以让宝宝安全攀扶的家具,以便宝宝扶着前进,这样宝宝就有一种安全感,对走路比较容易产生信心。

虽说许多正常甚至很聪明的宝宝,一岁半才会走,但宝宝在一岁半后还不会走时,父母最好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诊治,确定有无生理或情绪上的毛病。

宝宝口齿不清怎么办

有的父母看到,别的宝宝1岁时口齿就能比较清楚地发音,而自己的宝宝只会说一些单字,只有家里人才能勉强辨识宝宝说的是什么。对于这样的宝宝,父母非常担心宝宝长大后,会不会口齿不清楚。

其实,一般情况下,宝宝要等到3~4岁时,才能够很纯熟地发出正确的语音,有些宝宝甚至一直到6~7岁,还不能让别人清楚地区别某些声音。虽然有一部分宝宝在2岁前,便可以让外人听清楚他们所说的话,而许多宝宝则得等到4~5岁才行。对于刚刚学话的宝宝来说,一般外人是不可能像父母一样,明白宝宝在说什么,就像学习一种新语言,时间和环境的熏陶是两大成功要素。

宝宝口齿不清时,父母先别忙着纠正发音,更别拿宝宝心爱的东西来“要挟”宝宝练习说话。否则,会引起宝宝的厌烦,甚至闭口不言了。正确的方法是,让宝宝明白父母很喜欢听他说话,如果宝宝确实感受到这一点,宝宝就会很踊跃地继续学下去。

具体做法是:表示对宝宝努力的肯定,并且在同时间示范正确的发音。当宝宝指着电灯说“当”时,妈妈就要抱着宝宝纠正说:“很棒,那是‘灯’。”有些词汇宝宝也许到2岁都还学不来,但是宝宝会很高兴妈妈接受了他的表达,同时宝宝也明白了,他自己的发音并不正确,有待改进。

宝宝依赖奶瓶有哪些害处

有的宝宝1岁了,仍然很依赖奶瓶,经常抱着不放。这样的宝宝不仅喝牛奶,就是喝水也非用奶瓶不可,甚至在睡觉或者玩耍的间隙也始终叼着奶嘴。

从宝宝对奶瓶的“依恋”程度来看,宝宝是把奶瓶当做了自己的安抚物,奶瓶为宝宝提供了情绪上的安适和满足感。再加上有些不是母乳喂养的宝宝,自出生后,小小的奶瓶就一直陪伴着宝宝,可以说,奶瓶是宝宝最熟悉、最亲密的“小伙伴”,宝宝当然割舍不开了。但是,奶瓶如果使用不当,或宝宝超过1岁之后,仍长时间使用奶瓶,就会对宝宝形成某些伤害。

首先,长期用奶瓶喝奶或果汁,受到威胁最大的恐怕就是宝宝的牙齿了。不仅那些还没长出的乳牙,甚至恒齿都会受到影响。幼儿奶瓶性龋齿将导致宝宝掉牙或口腔发育不良,进而干扰到正确的饮食习惯。

其次,奶瓶不离手,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宝宝的一只手被奶瓶占据,就只剩下另一只手来从事游戏、学习和探索。同时,如果宝宝嘴巴老含着奶瓶(或是奶嘴),学习说话的机会自然就少了。

宝宝依赖奶瓶怎么解决

基于上面提到的宝宝依赖奶瓶的害处,建议在宝宝1岁前后减少使用奶瓶的次数。虽说想戒除宝宝的这个动作和习惯很不容易,但想到奶瓶将会给宝宝的生长发育带来一定的伤害,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宝宝戒除这个习惯。父母可参考以下方法。

限制宝宝用奶瓶的时间、地点和频率。一天只给宝宝使用2~3次奶瓶,奶瓶只用来盛牛奶,正餐间的点心或饮料则放在杯子里。绝不允许宝宝带着奶瓶上床,或是爬行、走路以及游戏。最后,宝宝终将抵不住父母温馨的搂抱,而自愿放弃用奶瓶。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即使想让宝宝彻底放弃奶瓶,还有一定的难度,至少,父母应将长期用奶瓶对宝宝所能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宝宝最爱营养餐

鸡蛋饼

【原料】200克面粉,2颗鸡蛋,油适量,葱末、盐各少许。

【做法】

1.将鸡蛋磕入盆内打散,加入面粉、盐和适量的水,调成糊状,再把葱末放进去充分搅匀。

2.饼铛烧热,放入油,舀入一大勺面糊摊成薄饼,用小火把两面烙至浅黄色即熟。

青菜玉米粥

【原料】50克青菜,50克玉米碎,葱油少许。

【做法】

1.青菜洗净,开水焯一下,切成丁;用凉水把玉米碎搅拌成浆。

2.锅里水烧开,把青菜丁、玉米浆放进去,煮开后放进葱油,即可盛出。

爱心小叮咛

对于断奶后只愿意吃粥,不喜欢吃鱼、肉、蛋的宝宝,爸爸妈妈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宝宝吃这类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包含着宝宝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妈妈可以在做粥的时候,把肉末掺和到粥里,做成“肉粥”;把鸡蛋做成“牛奶鸡蛋羹”;把鱼肉做成“鱼肉松”,这样一来,宝宝在喝粥的同时就不知不觉地把肉、蛋、鱼吃进去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