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1)

《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张同道

巴学园的孩子们叫她大李,家长们喊她大李老师,我称她老李——我们说的是一个人:李跃儿,巴学园的创办人。

巴学园汇聚了一群个性饱满的孩子,孩子们生活在自然、自由的世界,表现出最真淳的人性状态:两岁半的探险家、三岁的哲学家、四岁的爱情公主、五岁的孩子王……但您别以为巴学园是一个放养天才的处所,它只是在此打开儿童的心灵,释放人性的光辉。在这里,只要不伤害他人,每个孩子的行动都是自由的,每个孩子的天性都得到尊重,正像李跃儿的教育理念“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削足适履不是巴学园的工作。

每个家长都以为自己最懂孩子,最爱孩子。然而,看了巴学园孩子的生活,也许家长们就不那么自信了,有些人会发现对孩子——哪怕自己的孩子——的无知以及无知的愚昧。在小康中国,不少父母不惜重金为儿童的身体提供一个物质天堂,却不愿为儿童的心灵搭建一间温馨的精神小屋。从传统棍棒教育理念到当代放纵教育模式,多少暴力假借爱的名义耀武扬威,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的“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巴学园是一种什么样的儿童教育?为了真切感知李跃儿教育,我的摄制组在巴学园跟踪拍摄了一年,正在制作一部关于儿童的纪录片《成长的秘密》。这里我权做放映员,泄密几个镜头:

场景一:静静的午睡中,一位2岁半的小男孩悄悄溜到教室,发现筐里放着豆子。他谨慎地回头看看,发现李跃儿站在门口,便试探性往地板上丢了几颗,又小心翼翼地看一下大李,大李表情平静,他便又撒出一把,大李依然表情平静,于是他大把大把地把豆子撒在地板上,疯狂地在豆子上来回奔跑。待他跑够了,疯够了,大李邀请他一起把豆子收起来,放回筐里。

场景二:游戏结束了,大李告诉一位小男孩时间到了,必须把剪刀归位。他拒不放下剪刀,放声大哭。大李抓住剪刀,不抢不夺也不松手,只是一遍又一遍重复:游戏结束了,剪刀必须归位。僵持一刻钟后,小男孩放弃,依然哭泣,大李拥抱了小男孩。

场景三:雪中巴学园,门口站着一位4岁女孩,拒不进屋——她在等一位小男孩,男孩不来她不进屋,这种情境已经坚持一年了。大李走来问道:“我可以陪你等吗?”小女孩摇摇头。雪越来越密,大李再次走过来,把自己的围巾给女孩围上,大李再次问她是否可以陪同,女孩点点头。雪还在飘,大李陪同小女孩等待,一直到男孩出现。

这些场景是每天发生在巴学园的平凡细节,它凝聚了李跃儿教育的理念:耐心、原则和方法——这是爱的真实内涵。她尊重孩子的意志,呵护儿童的心灵,让他们感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同时,她又耐心帮助孩子们建构原则,绝不漫无边际地放纵。李跃儿正以她的理念和行动改写着中国儿童的教育版图。

李跃儿何许人也?

镜头切回1999年,为寻找纪录片选题,朋友老徐陪我驾车畅游宁夏,拜访了研究易经和宇宙之谜的王木匠、造飞机的牧羊老人、唱民歌的花儿大王、留在西海固的北京知青各色人等。中秋前夕,赶到贺兰山下的小楼——老徐家住这里,我第一次见到李跃儿。李跃儿并不像老徐反复预告的“家有傻妻”,墙上悬挂的风景油画提醒她的画家身份,但李跃儿还是给了我惊奇,一见面就讲述她父母的陈年爱情故事,细节、情境极为逼真。看过她为儿童美术班上的课,当即确定她为纪录片的主人公——这个决定有些突然,出乎她、也出乎我本人的意料,她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理念、对待儿童的耐心与善意、调动气氛的才华触动了我的神经,这部纪录片便是后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沙湖画人》,沙湖边上的儿童写生成为影片的重要内容。此事定下以后,我们就带着帐篷去体验小沙湖,晚上明月当空,凉风如洗,卜居芦苇丛里的昆虫演奏着小夜曲。那一天正是中秋。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