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形象思维呢?一般情况下,是文学艺术创造者从观察生活、吸取创作材料到塑造艺术形象这整个创作过程中进行的主要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形象思维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即通过实践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但形象思维又有其特殊的规律:它一般不脱离具体的形象,而只是舍弃那些纯粹偶然的、次要的、表面的东西。
上面说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并不排斥,而是相辅相成。艺术家的思维在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之后,选取并凭借种种具体的感性材料,想象、联想和幻想,伴随着强烈的感情和鲜明的态度,运用集中概括的方法,塑造出完整而富有意义的艺术形象的。所以,形象思维与生活、见闻、经验的关系非常密切。
没有形象思维的人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就是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能活灵活现地感受与描述。许多人说话干巴巴的,没有情景,没有氛围,不能打动人,原因就是他没有很好的形象思维的能力。有的人正好相反,绘声绘色,一下能把人带到某种情景之中,这种人形象思维的能力特别强。
最近我在写一本书,书名叫《卡通徐》,写我家先生,都几十年的事了,活脱脱在脑子里重演了一遍。我的先生,四十多岁的人了,还那么天真、那么幼稚,在中央美院的时候人家给他起的外号叫“老天使”。有一天他在家唉声叹气,说发现这辈子活成了一个卡通,我一听,拍案叫绝,当天就开始写作,一边写一边笑。先生一听我笑就过来了,问我笑什么。我说那些事儿以前并不觉得有多好玩,一写起来觉得太有趣了,简直像演电影,在我脑子里整个过了一遍。而且,写的时候根本不觉得是在写,就是好玩,笔尖上淌出来的都是幸福。
我不是专门搞写作的,但我的写作起码是有形象的,这个形象来自于我的大脑,来自于我的形象思维。我的思维传递给别人,别人的脑海里就能浮现出这样的形象。每天晚上全家凑在一起听我读,一边读一边笑,这就说明我的形象传导是成功的。
我们国家学校里,形象思维的培养普遍没有跟上,所以就造成连一些专门靠以此为职业的人也缺乏形象思维。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文学作品,书中的人物是一个农民,一会儿说着农民的话,一会儿说着高中生或者大学生的话,一会儿说着作家本人的话,你就感觉这个人物的语言没办法让他的形象统一起来,他是模糊的,无法在读者脑海里形成明确的印象。
好的文学作品,哪怕只有几句话,里面的人物都会活生生地立在你的眼前了。比如海明威的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两个人物,却没有任何关于人物的描写,没有写这个长的什么什么样,那个长的什么什么样,只写天气很热,两个人坐在火车站跟前的小酒吧外面,远处有一溜群山。他们说着莫名其妙的话,说着说着就扯到手术的事,但也没交代是什么手术。男的说不要紧,这不过是个小小的手术。女的开始生气,男的就说要是你不愿意就算了,我并不是非要逼着你做,我无所谓。之后是沉默,又说莫名其妙的话,说着说着又说到手术,女的就说求你了,求你不要说了。男的离开了一会儿,女的心情好了,说:你看那边的群山,就像一群白象。
如果你是个没有形象思维的人,就会觉得这篇小说什么也没有写,要是有形象思维,就会觉得把什么都写出来了。这篇小说在我的脑子里出现的情景是:一个荒凉的车站,一间小小的房子,苍蝇嗡嗡乱飞,串珠门帘晃来晃去,远处的群山起伏不定,像一群白色的大象在奔跑……这种感觉很清晰,毫不含糊。尤其是人物,虽然没有任何的描写,但说的每句话都将自己的个性、心理表达得清清楚楚,你甚至能通过这些对话“看见”他们脸上的表情,也能猜到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由困境造成的心烦与冲突。这篇小说只有短短几页,却成了海明威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看了这篇小说你就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形象思维了,就会佩服作者在形象思维方面多么了不起。作家写作不是用笔,而是用脑、用心,他在让一个人物立起来的时候,脑子里首先得有这个人的形象。你的手在写,但不是手的事情,你的手不过是充当了水管的作用,让心中的形象通过手流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