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了

我们对这个孩子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怜悯,我们想唤醒她,使她获得作为一个孩子由于发展而获得的幸福感。在班里,我们想了好多办法,比如活跃她的周围气氛,不停地与她周围那些孩子们互动,跟他们一起用绘画来取乐,使杨一凡尽可能多地受到影响。

有一次,一个孩子说,老师,树怎么画呀?那个孩子正好坐在杨一帆旁边,我走过去,说:树嘛,太好画了!你瞧,拿上笔,这样,呜、呜、呜乱绕,三绕两绕,不就长出一棵树来了?

杨一帆一咧嘴,天哪,她有了反应。我心里一阵喜悦,暗想:我得趁热打铁,不断地寻找机会。为了杨一帆,那天到了评画的时候,我专门安排了点击的方式来评画,就是将画贴在黑板上面,让孩子依次来到黑板跟前,认为哪幅画画得最好就用小棍朝画点击一下。哪幅画被点击的次数最多,作者就算优胜者,全班的孩子一起高举起大拇指齐声大喊:“耶——”

孩子们纷纷上来,有的已经上来两三次了,杨一帆仍然坐着不动。我说杨一帆,你愿不愿上来点击一下?她听了很紧张,呆呆地望着我。我说杨一帆该你了,小棒子给你。我还想着她八成不会起来。可我的话刚说完,只见她抬了抬屁股,竟然站了起来!尽管磨磨蹭蹭,惶恐不安,但她还是走了上来,接过小棒,转身在一幅画上面点了一下。我笑着对全班说:杨一帆真勇敢,大家为她鼓掌!全班哗地拍起巴掌。这一下,杨一帆像是突然醒来了,活了,下去了还要上来,连续上来了5次,而且点击同一幅画。

她不是为了点击才上来的,她是在体验举手、点击以及从没有过的在大众面前表现的那种感觉。这种感觉使她的精神获得了愉悦,这种愉悦撞击着她的心灵,成为唤醒她的钟声。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愉悦来自于做了点击画这件事情,而孩子为了重复体验愉悦,就需要重复做能够给他愉悦的事。如果这件事情能使孩子获得发展,比如学习,那么孩子学习的动力就势不可当。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获得这样的机会去发展自己,怎么还会成为一个麻木而沉睡的人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