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点穴,朋友们一定会马上想到武侠小说,小说里面武林高手们的点穴术,尤其是定身法,常常看得人眼花缭乱。不过这种定身法纯是艺术夸张,现实生活中的点穴是没有这么神奇的。
我这里要说的点穴,区别于内家功夫中的运气点穴,而是一种有益于治病强身的穴位点按,是一种全绿色的治疗术。点穴的方法很简单,人人都能学会。主要是用拇指,偶尔也用食指或中指,需要很大力气点按时用指关节。力度由轻而重,以病人能耐受为度。为避免伤及皮肤,指甲要常修剪。
有一位老年朋友在我家聊天时突然觉得心下难受,我急忙点按了几下他左手小臂内侧的郄门穴,只一分钟的光景,不等救护车来,他心里难受的症状就缓解了。老人甚为惊异,我告诉他,这个穴位是心包经上的郄穴,中医认为郄穴最善治急病,对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有非常好的缓解作用,平常多点揉还能预防发作。他一听说这个穴位这么神奇,就非要我教给他。其实取穴很简单,在手臂内侧掌横纹上一横掌处的正中即是,也可在掌横纹至肘横纹的连线中点下一寸处取。我告诉他心包经两手都有,但因为心脏在左边,所以治疗时多以左手为佳,平常多在心包经上刮刮痧也挺不错。
这下他更有兴趣了,我又告诉他,也不要忽略心包经上的其他穴位,如间使、内关、大陵、劳宫。就单拿这个内关穴来说,它的作用就神奇得不得了,它不但能治心悸、心痛、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和过缓都可以找它,而且血压高、血压低,它也管。点穴时,发现哪个穴位有压痛就多做哪个穴,只要你认真做,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就都能很快好起来。
老人还爱刨根问底,一定要我告诉他这几个穴的位置,不到半个小时他就全掌握了。他高兴地说,穴位他也能懂一点了。
还有一次,我和朋友们一起吃饭,其中一位朋友郁郁寡欢,也不吃饭,只是一手扶按着腹部。问他,才知是胃痛。吃饭人多,我没法给他点穴。于是教他在脐上一横掌处的中脘穴自己点揉,没过多久,他又谈笑风生了。还有一位朋友,我们坐车途中,他突然面色苍白,一脸痛苦状,痛得脸上汗珠直往下滚。同行的朋友看了有些害怕,要车赶紧停在路边,车上的人看他的样子都嚷着马上送医院。我俯身一看,他用手紧压着腹部,说是胃痛得不得了。我只重重点了几下他的足三里和梁丘穴,他的疼痛随即缓解,接下来一路太平无事。再有一位朋友,胃部有些隐隐作痛,我在她手上第二掌骨侧的脾胃反应点用力点了一下,她痛得乱叫,于是我用她能耐受且稍强一点的力又点了一分钟左右,她突然说,不疼了,不疼了。另有一朋友也是胃部不适,有腹痛感多天,我让他用一手的食指关节点按在另一手掌的胃肠反应点,这个反应点在掌心至掌横纹中点连线的中间,他用后觉得非常有效。这几例都是胃脘不适,然而取穴不一,这就是中医的同病异治法,有的是因症不同,有的是治法上的变通。
一提到经络穴位,许多人都是头大的。我们不是为了写论文或是研究新课题,用不着那么系统地去了解经穴,了解那么多难懂的中医理论。中医理论的难懂其实是在它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古人生活在他们那种特有的文化圈子里,在他们那里传播中医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过去的读书人,只要看几本医书,就能治病救人。中医文化是和传统文学、传统艺术、传统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所以能很好地融通。现在人接触的西方科学、西方文化较多,思维方式有了很大的变革,在外国人看来好像很中国,而实际已经有了太多的西方元素,以至于我们对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些看不懂了。我这样说,不是说我就懂了,我也同样很无知,对很多传统的文化看不懂,但我在知其皮毛后萌发了兴趣,并且乐此不疲。
有朋友会问,中西传统思维方式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我也说不好,举几个例子吧。古人写诗,炼字很精到,在《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里说了一个故事,唐朝诗人贾岛得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诗,对用“推”还是“敲”犹豫不决,在用手做推敲的动作思考时,无意中碰上了韩愈,两人最后认为“敲”字最好。
一个字真的这么重要吗?他们不是着眼于一个字,而是在追求诗外、字外的东西,那是一种意境,一种神韵,一种气度。再看书法绘画,书法的载体是什么,不就是“字”吗?古人将之提升到艺术的高度,也是因为他们从中找到了“字”外的东西。在《芥子园画谱》里,绘画被分为四品,分别是能品、妙品、神品、逸品。其中逸品最高。逸品是什么?就是齐白石大师说的“在似与不似之间”,也是追求的一种意境,一种气韵,一种画外的东西。而中医在对人体的观察中,血管、神经都不管,只关心看不到的经络。这就是中西文化的区别。
西方文化着眼于具体的、微观的东西,中国文化着眼于功能的、宏观的东西。我们看不懂我们的传统,只因我们离开传统太远了。中国人应该是最有优势的,我们有了西方的微观认识,再来点中医的宏观思辨,养生这一块,还有什么难的?
话题有点扯远了,其实我们只是为了自身的健康,为了实用,学习经络穴位完全可以来得更轻松。掌握几个穴位,再加上这简单的点穴术,你真的可以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随手除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