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能力以外之事(1)

◎不做能力以外之事

能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一个人的能力有强有弱,这一点自不待言,这就是解释里说的“主观条件”。能力还要分门别类,这也很容易理解,就是词典所谓的“胜任某项任务”。唐代韩愈的《师说》中有句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胜任某项任务”指的就是后半句“术业有专攻”。举个例子,孟尝君手下的鸡鸣狗盗之徒能够胜任的任务就是偷鸡摸狗,你让他去偷鸭子摸羊猪,绝对不灵,因为专业不对口,鸭子、羊、猪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传说中的三皇时代就对能力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三皇是何人?普遍的理解是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这三位上古之皇各有所长,都教会了人类不少技艺。燧人氏最早钻木取火,让人们吃上了熟食,身体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居处之外燃一堆熊熊大火,还可以避免野兽侵害。

伏羲氏是我们研究《周易》者的开山祖师,三圣之一。是他“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而且,他还是最早结网捕鱼的人。神农氏确乎很神,他不但是太阳神,还是农业神,最早教民耕作。又是医药之神,相传是他亲尝百草,创立了医学,而他自己也死于药草中毒。

和这三位差不多同时,还有一个有巢氏也很厉害,是他最早在树上搭窝居住,然后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改良,才有我们今天住的房子。

三皇以下,后世设官,都是以专业来分,像今天的农、林、牧、副、渔各部,各由擅长此业者任主官。不过那时候没有专门的学校,也没有专门的老师,一切全凭个人兴趣自由发展。等你发展出某方面能力并超出别人了,那你就可以去做这方面的官长,没人考证你的出身、学历等硬件。例如,周代的始祖后稷原本是个有母无父的野孩子,还因为曾被扔掉过好几次而名叫弃,可就因为他长大后善于种植粮食作物而被任命为后稷的官职,专门负责农业方面的事情。那时有以官名称呼人的习惯,所以后人习惯叫他后稷。

真正根据个人能力、专长而区别对待并因材施教的创始人就是我们《周易》三圣的最后一圣——孔子。不但如此,他还是我国最早创办私立学校的人,并且办得有声有色,门下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各诸侯国国宝级的贤者就有七十二个。孔子开四科授徒,后世学者多据《论语?先进》所载,将德行、政事、文学、言语视为“孔门四科”。《论语?先进》原句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弟子各有所长,孔子洞悉其长而各用其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