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动物趣谈(51)

蝾螈

·--怎样长出新眼睛

蝾螈类两栖动物共有大约500个大小不同和形态各异的物种,最大的是产于中国的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体长达1.8米,体重达32千克,最小的是索里螈(Thorius spp.),它们也是最小的陆生脊椎动物,体长只有1.2厘米,是能用肉眼看到的最小的动物。

·最著名的蝾螈是美西钝口螈(Ambystoma mexicanum),它们只生活在墨西哥的一个湖泊中,在发育的某一个特定的阶段上突然停止,不再进入成年期,因此现在它们就像巨大的蝌蚪一样差不多一生都在水里度过。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进化上的倒退目前还不清楚,有可能是因为湖边的陆地环境变得更加糟糕所导致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生活在那里的其他蝾螈种类。它们偶尔会长成一个类似于虎纹钝口螈成体的动物,这也可以通过注射激素的方法人工刺激它们长成这样。现在,全世界99%的美西钝口螈都处于人工饲养条件下,其中的大多数都是6个亲本的后代,它们是在1863年来到法国的动物学家奥古斯特·杜梅里在巴黎的实验室的。

·蝾螈是特别不喜欢出远门的动物,它们一生中走到的最远的地方距离它的出生地还不到1.6千米的路程。当气温发生变化时,这个特点对它们来说却是致命的,因而每年冬天有大量的蝾螈死亡。

·有一个物种解决了这个问题。极北鲵(Hynobias keyserlingii)在冬眠之前体内会产生一种防冻的化学物质,因而能够在零下50℃的温度中生存。它们能够在冰冻的环境中生活很多年,有些甚至自从10 000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时代结束后到现在都一直处在休眠状态。

·关于蝾螈最持久的神话是说它们可以在火中生活,在它们的皮肤中能够分泌一种物质将火熄灭(石棉最初的名字就叫"蝾螈毛绒")。没有人知道这种说法是从哪儿来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但是它们的确有一种危险的习惯,就是喜欢在潮湿的木堆中睡觉……

·有一类蝾螈需要重新回到水中繁殖。它们也是唯一能够再生出体内的大部分器官的脊椎动物,能够生长出新的四肢、脊髓、心脏、上下颌、尾巴,甚至眼睛内的新的晶体和虹膜。

·这一类蝾螈的细胞能够启动再生过程。当损伤的部分治愈后,细胞会恢复它们最初的功能,重新变回一个未分化的小块,即胚芽(来自希腊语中的"胚芽"一词),从这个胚芽中就可以长出替代的分支或组织。如果胚芽转移到蝾螈身体的其他部位,那么缺失的部分就会从那个地方长出来。

·我们尚不清楚这些细胞是怎样知道它们要生成什么样的组织的,但是对蝾螈的有关研究与人类的组织能否通过外部的刺激而再生的研究的联系最为紧密。此外,恶性肿瘤的生长似乎与蝾螈细胞生长的方式类似,将癌组织移植到蝾螈体内也能够引起一个新的分支生长,因此,在抗癌的斗争中它们或许也能够提供重要的线索呢。

蝎子

·--带荧光的刺客

蝎子是从海洋中爬行到陆地上的第一个食肉动物,在4.3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因为它们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生存竞争方面已经做得非常之好。早在大气中氧气含量丰富的石炭纪时期,长得像狗一样大的蝎子就在陆地上漫步,而生活在海洋中的巨大的水生蝎子则有陆生蝎子的两倍那么大。与同属于蛛形纲的进化稍晚的"堂兄弟"--蜘蛛一样,即使在零度以下的严寒或者在沙漠中的高温下,蝎子也能表现出坚韧的性情并且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完全淹没到水中的情况下,它们甚至能活上2天。除格陵兰和南极洲外,它们分布在所有的大陆上。200多年来,有一种外来入侵物种--黄尾蝎(Euscorpius flavicaudis)已经生活在肯特海港陡峭的堤坝上。

·蝎子的这种顽强不屈的特点部分归功于它们高效率的新陈代谢。它们吃东西非常慢,一次能吃上好几个小时,用强有力的胃液来消化它们捕到的猎物,并且在身后留下由那些不能消化的组织形成的小球一样的排泄物。它们的食物以葡萄糖的形式储存在一个类似于肝脏的大型器官里,一顿饱餐可以使蝎子的体重增加三分之一,有些种类甚至能因此活上1年。它们消耗能量的速度是昆虫和蜘蛛的四分之一,只有极少数种类需要饮水。这就为它们作为捕食者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而且它们还因捕杀猎物的需要而很好地装备了自己。它们有两套视觉系统,一套是用来区分白天和黑夜的,另外一套更加复杂,具有晶体和视网膜,是无脊椎动物中对光线最敏感的器官。通过它们爪子上的纤毛,蝎子能够对猎物的精确位置进行三角测量,能够感觉到只有百万分之二十五英尺的距离移动所引起的振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