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进入生育期的正常女性,卵巢都会周期性排卵,每次有8~10个卵细胞同时发育,但通常只有1~2个卵泡能发育成熟,突破卵巢表面完成排卵。而另一些卵泡则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被淘汰掉了。一般将卵巢的周期性活动分为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三期。

卵泡期月经来潮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和卵泡刺激素均增加,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卵巢内有一部分卵泡开始进一步的发育。卵泡刺激素使这一卵泡群的细胞继续增殖,并使卵泡日益增大。约在月经周期的第7天,卵泡群经过“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极少量的“优势卵泡”优先发育,而其他的卵泡则逐渐闭锁退化。在月经周期的第11~13天,优势卵泡会迅速增大,分泌大量雌激素。在卵巢中就占据了主导地位。

排卵期在卵泡期存活下来的“优势卵泡”,会在垂体释放的促黄体生成激素和卵泡刺激素的共同作用下,继续增大并成熟。成熟的卵泡会突破卵巢表面,进行排卵。此时,卵母细胞及周围的卵丘细胞,就会自成熟卵泡壁的破口释放出来。卵子排出后,遇到精子就会与之会合,形成受精卵,孕育出新的生命。如果排出的卵子没有受精,在排卵后12~24小时,它就开始退化了。

黄体期排卵后的优势卵泡壁细胞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孕激素的刺激下,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黄素化,分别形成了颗粒黄体细胞和泡膜黄体细胞。与此同时,基底膜外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迅速增殖,约在排卵后5天内先后形成血体和黄体。排卵后5~10天黄体功能最旺盛。主要是合成和分泌黄体酮及雌二醇,为受孕及胚胎的早期发育做准备。若卵子已受精,黄体就会在胚胎分泌的激素的作用下增大,转变为妊娠黄体,持续至妊娠3个月末才消退。若卵子未受精,则黄体维持10~14天后,就会萎缩退化。退化后的黄体逐渐转变为白体。黄体退化后,血内黄体酮及雌二醇的含量随之降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和卵泡刺激素开始上升,这就进入了下一个卵巢周期。如此循环往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