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给自足的女人才不会情绪化

我是个三十三岁的男人。结婚已经三年,孩子也有两岁了。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北京工作了几年。无奈父亲病重,需要我回家照 顾。我回到了家乡所在的小城市,在一所中专学校教书。这时,别人给我 介绍了她。小我两岁,没有稳定的工作。

因为是奔着结婚的目的去交往的,所以恋爱谈得很实际。一开始,我就 告诉了她我家里的情况,没有钱买房,我的收入也不算高。她没有表示什 么。

有了结婚做动力,我除了在学校里多接课以外,还在外面兼了两份工 作。每天晚上都要十点才能回家,也没有了周六和周日。在这样的情况 下,我们结婚了。

婚后的第二天,她就跟我发脾气了—结婚前夕,她辞了工作,说以后 专心在家做太太,整天跟她的姐妹们在街上转,那天赶巧遇到了我,我却 因为要忙着去赶工,没有请她们吃饭。就为这个,她生气了。

她一生气,就会讲很难听的话。比方哪个姐妹嫁了有钱人,想买什么都 买得起,再比方我结婚送她的戒指太小,等等。她看不见我为这个家也做 得很累,钱并不好赚。

对我的指责,随着她怀孕生子后,越来越严重。她几乎每天都会生气, 无非是说我没有本事,不能让她过上好日子。

孩子半岁后,她因一次发怒,扔下儿子就回了娘家。然后突然地,我得 知,她跟一个男人跑了。据说对方是个小包工头,有家庭。我不再想她, 也不想再找其他女人了。儿子被母亲照顾得很好,我工作也不用那么辛 苦,我很满足自己的状况。

没想到,前不久,她竟然回来了。找到我,给我道歉,说自己做错了。 嫁得好不如过得好 28 原来是被那个男人抛弃了。不说她没有出这事,就是换作以前,我可能也会 要求离婚的。因为分开的这段时间,我彻底想明白了她是个怎样的女人— 我们在一起并不合适。我现在很害怕女人的情绪化,是不是女人真的都是情 绪动物? 读者:大椿 大椿: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对钱的看法,真的是大不相同。

甲女口袋里从来也存不住一毛钱,她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即便只剩二十 块,也要在路边摊买串珠子,只因荧荧灯下,璀璨如真。

乙女看法则完全不同,平生所有快乐,就是看见账户上的钱数一点点增 加。每一个铜板都用在刀刃上,非吃不可或非用不可,才会掏出腰包。

甲女从来不肯省,乙女从不愿多花。人各有志,只要按着自己的方式来行 事,都能快乐无比,无可厚非。

痛苦者,莫过于骑墙派。条件不够,却要充阔。扔出铜板,又嫌肉痛。为 拼一时风光,只好长久懊恼。但这却并不算最坏,最痛苦的,莫过于将赚钱花 钱都寄托在他人身上。一旦用钱不过瘾,不检讨自己赚多赚少,却大肆指责身 边之人。

这样的女人,人数并不在少,特点有三:爱物质,爱享受,爱攀比。金 钱,几乎已成伊的生存信仰,幻化成流在血液里的情感因子。比起爱家庭、爱 丈夫和爱孩子,爱钱当然重要得多。

这种人,往往又分两种。

一种是自小受穷,因窘迫尝够了不好受的滋味。自卑求成的过程中,人格 添加了过多的曲折,势利和贪婪都过了头。

另一种人,并没有受过穷,无奈家中却有爱钱如命的父母,耳濡目染,成 为今天这副模样:总要在物质世界中,才能得到安全感。偏偏自身能力又不 够,于是惨上加惨,除了对钱的依附之外,又多一层对他人的依附。一旦不被 满足,就指桑骂槐,歇斯底里。对这种女人,说情绪化算是客气,加一句精神 有病,其实并不为过。 29 第一辑 嫁得好不如过得好

将欲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是件险而又险的事情。寄情之人,欲望会水涨船 高,被寄之人,谁能保证一辈子肩挑手提不会累?所以这个世上,并没有哪个 人愿意做他人的救世主。被寄予厚望的,往往却成了你这样逃之不及的男人。

虚荣女人确实不少。但大多数会对丈夫毫不渎职地努力工作给予肯定,也 能明白,摆不起阔并不是他的过错。争争吵吵中,自然会有退让和理解,毕竟 婚姻爱情,并不如人们所想的那样结实耐摔。

幸好人生所有遭遇,更多是为了被唤醒,而不是接受惩罚。经历磨难的同 时,也会品尝温馨。妻子虽然不忠,但有孩子安慰。大可不必因此对天下所有 女性,甚至婚姻生活,产生幻灭之感。因为这世上还有很多女人,认定只要身 体健康,胃口好,睡得甜,收入稳定,又有志同道合的伴侣,就是成功的人 生。她们也有百宝箱,只是箱子里并不装别人送的金银珠宝,存折股票,而是 明心亮眼,外加勤劳双手。从不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疑神疑鬼,动辄发怒, 因为没有时间。

无论是物质,还是心灵,都能自给自足的女人,是人间之宝。正因为自 足,为人处世才会特别平实安宁,丝毫也不情绪化。也许表面看来,读书、工 作、赚钱、养家、照顾丈夫和孩子,吃了不少苦头,可是其中欢乐,只有她们 自己知道。

男人有这样的老婆,何其幸哉。只要你肯耐心去寻,一定就能找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