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教教心:重视以德为本的德育教育(8)

 

一个人做坏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所致,就像人生病一样,是因为人本身的抵抗力、免疫力弱再加上遭到外界的风寒雨湿的侵蚀所致。正因如此,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患病,有的人则不患病,就是因为人的抵抗力、免疫力不相同。所以,现在人们都十分注意自己的身体锻炼,为的就是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加强学生的“慎独”修养,就如同加强他们的身体锻炼,以增强他们身体的抵抗力、免疫力,进而抗拒疾病的侵扰一样。我们应使学生懂得,我们在平时的行为上,除了要切实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等“他律”外,更应该严于自律,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如此,才能不违背道德,对得起良心。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呢?

①以榜样为引导。通过树立“慎独”精神的榜样引导孩子向榜样学习。榜样从何来?可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古今中外坚持慎独的名人,二是当今社会具有慎独精神的代表性人物,乃至学生们中间所涌现出的此类人或事。

②置情境以训导。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训导。譬如,在没有旁人在场时,拾到一个钱包怎么办?自己被一道难题难住而同学的作业本就在自己眼皮底下时怎么办?面对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而又无他人在场时,怎么办?总之,把学生置于没有旁人的情境中,引导孩子养成慎独的习惯,始终保持“慎独”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