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教教心:重视以德为本的德育教育(6)

 

6诚信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点

【原典】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释义】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他该如何是好了。(就像)大车少了、小车少了一样,车子还怎么能走呢?”

孔子认为,为人处世、立国都应以诚信为本。诚信的思想贯穿在孔子修身和德育思想的整个过程。“信”在《论语》中出现了四十几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于诚信的要求是很高的,他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孔子十分推崇这种德行,他提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这些思想都把“信”看做是建立人际信任关系的根本因素,看做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先决条件。

在孔子那里,“信”有三层含义:一是说话要诚实,不说假话,诚而不欺;二是要讲信用,重承诺,值得信任;三是只有自己言而有信,才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使别人信任。

在孔子的伦理道德关系中,人不是西方那种法律意义上的个人,是一种相互平等,民主的主体人。中国的“人”是一种关系意义上的人,人的主体性表现在一种交往中,一种社会关系中。因此,个人在社会中取得一种承认是极为重要的,只有这样,个人才可以立于社会,这样一种“立”需要“信”。这样一种“信”从个人而言,是立于社会的基础。对统治者而言,“信”也是取信于民,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一种途径。

孔子在人才的培养上具有不同层次之分,即圣人、君子、士,这三者虽分属不同层次,但孔子都要求他们要“信”。

培养圣人的目的是想要有一个圣贤的君主,作为一个君主,必定是要取信于民的。《论语·颜渊》中,子贡问孔子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说:“如果万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项,那么,在这三项中,哪项为先?”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又万不得已,一定要再去掉一项,那么,在这两项中,又哪项为先?”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哪有不死的?但是,如果无信,人民不信任国家,那么,国家也就无法存在了!”

对于君子,孔子说:“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君子终身守此悒悒!”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信”是对他人、对社会的承诺,君子应做到“不失足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

对于士,孔子同样要求要有诚信。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在这里,孔子对最低层次的“士”也要求“言必信,行必果”。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商品经济的冲击,“人心不古”的诚信危机出现了。目前,“诚信”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道德问题,而是一种濒危的社会精神资源,诚信之德的危机已经危及国家、民族、政党、社团、企业,乃至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

诚信作为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也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现代德育教育的重点。诚信教育,关乎个人,也关乎国家民族的操守。构建诚信的社会须从娃娃抓起。诚然,学校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而成为真正的一方净土,但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学校教育是指向未来的,是体现社会进步方向的;学校教育有着相对独立的环境,教育对象是具有较大可塑性的学生,因此,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不能因为社会风气带来的困难而动摇教育的根本宗旨。

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内涵是丰富的,但最根本的便是“诚信”。陶先生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中还高扬“真人”的教育理想,我们现在更没有理由动摇进行诚信教育的信心。

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老师们就要做到:

第一,平等诚心听真话。教师要鼓励学生讲心里话,用自己的语言讲话,引导他们不讲大话、套话,而讲真话、实话。

第二,情理交融讲真理。教师要理直气壮地讲科学真理,不能言不由衷,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放进去,要有个人的创见和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讲的是真心话。

第三,言行一致做真人。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师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人格榜样体会“真”的高尚、“假”的卑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