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清]李渔
用文化艺术来赚钱,也就是文化产业。早在三百多年前,有一个叫李渔的文人就开始探讨文化产业化之路,而且做得很成功。李渔(1611年―1680年)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他出生在江苏如皋,父亲当时在江苏如皋开药铺,母亲当佣工。据说他母亲生他时难产,按风水先生的说法,是因为宅中阴气太盛,阳气不旺,搬到向阳的山岗上才把他生下来。李渔的字叫谪凡,一方面是因为出生时的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天才,就好比李白因才华而被称为谪仙人。
李渔确实很聪明,小时就以神童之名而闻达乡里,25岁应童子试以五经见拔,29岁考取府庠。李渔也很用功,小时候就有远大的理想。他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树,每年都要在树上刻一首诗,树一天长大,上面的字也一天天变大,把他的理想带上了天空。但是他在乡试中名落孙山,再赴乡试又遇上了兵乱,很快的明朝也就灭亡了,在江山易帜的血雨腥风中,他选择了明哲保身,他在明朝没有得到功名,没有做过朱家的官,所以没有为朱家王朝守节的负担,他这样一个书生,也担当不起反清复明的大任,不做满人的官也就可以了。
学而优则仕,做官是为了挣俸禄吃饭,读了那么多年书,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如果不做官,该怎样生活?李渔在兰溪县城东郊的伊山买地筑园,写作自娱又赚钱,入伙村中的昆腔班,参与编、导戏剧。在四十多岁时,李渔为躲避一件乡村纠纷的牵涉,扮作渔人驾船从兰溪出走杭州,开始了作赋卖文的生涯。李渔又写书,又开出版社,又办家庭戏班,将他的文艺才华发挥到了极致。
要用一句话概括李渔真的很难,他是文学家、艺术家,他是落魄才子,他是发明家,他是剧团老板,他是园艺师,他是美食家,有人称他为帮闲,有人赞他有经济头脑。他很高雅,又很世俗,他的文学作品则是雅俗共赏,当时附庸风雅的官僚以结识他为荣,而市井百姓又天天盼望着他的新作问世。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渔是中国历史上活得最潇洒最自由的文人,是最具有艺术情趣和生活能力的文人。
李渔写《肉蒲团》,写《十二楼》、《连城璧》,写剧本《笠瓮十种曲》,写《闲情偶寄》。他写出的书在当时是畅销书,赚了大笔的钱,使他能够过风月无边的生活,又成为文学经典而得以流传后世。李渔的出现颠覆了文学传统,他以文学求利,将商业规则用于文学写作和传播,开文学职业化之先河。李渔在《曲部誓词》一文中明确表示,其戏曲创作的意图是“砚田糊口”,追求的仅仅是商业赢利,而不是“发愤著书”、“微言讽世”等其他目的。李渔在一首诗中说:“砚田食力常倍民,何事终朝只患贫。”在一篇文章中,李渔抱怨卖文所得太过微薄:“即有可卖之文,然今日买文之家,有能奉金百斤以买《长门》一赋,如陈皇后之于司马相如者乎?然则卖文之钱,亦可指屈而数计矣。”但是他的好友毛稚黄却说:“卖赋多金者,相如以后如笠翁者原少。”
李渔不仅是个文学天才,而且是个经商奇才,他将高雅的文学与世俗的商业结合得那么完美,即使是今天还无人出其右。50岁的时候,李渔在金陵开了一个书铺,先叫翼圣堂,后改名芥子园,既出版《三国志演义》、《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今古奇观》等畅销名著,也出版自己创作的小说传奇《无声戏》、《十二楼》、《风筝误》等,还出版品位高雅的图书如《芥子园画传》等。热销书可以赚钱,高雅书可以树立品牌。冯梦龙的《古今谈概》卖不出去,他换个书名为《古今笑》就销路大开。李渔对各种广告宣传手段的综合利用也使得他的出版发行生意更加红火。他善用名人效应,策划的名人书信系列和名人断案系列十分轰动。他利用自己与学者名流的关系,既请他们写稿作序,又向他们推销图书。他还在畅销书的扉页上预告宣传新书,如在《芥子园画传》中宣传《资治新书》初集、二集,预告第三集,在《窥词管见》中宣传《闲情偶寄》。更有意思的是,李渔通过打官司遏止盗版,维护版权,更借官司扩大影响而达到广告的目的,这一招是现代传媒所惯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