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害怕被拒绝

害怕被拒绝

因为了解樱桃梗的个性,我和她的互动,便更注意表达的直接,想法的核对。

我发现,樱桃梗常在表达对别人的关心时,显得生硬不自在,有时被关心的人误以为她冷言冷语,反而误解了。

就像这一次,当我正为孩子的书信努力时,樱桃梗善良的个性,不大可能在此时浇下一桶凉水。我思索她以往表达的习惯,便询问她:是否在表达关心?樱桃梗腼腆地点点头,表示不用那么辛苦用信纸打印,用A4 纸当信纸也很好。

但她的关心有时会让人会错意,为什么她不直接表达呢?樱桃梗说:"我怕好意被拒绝。"

从某种程度来看,樱桃梗迂回地表达关心,是不被他人接受时避开可能的尴尬的机制。史托的《孤单:回归自我》中说:"逃避的行为,是儿童保护自己免于慌乱的反应,这个观念会延伸到成人的生活中。"

我可以理解这种情况,当我年纪还小的时候,也常遇到类似的处境,怕自己的善意为别人拒绝,显得尴尬,不知所措。就像我成年后,在公车上遇到老人,想让座,却又怕被拒绝,在让座与不让座的内在冲突中,感到慌乱。

卢梭有一句话:"为什么你们要听嘴巴说出来的字词呢?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不是由嘴巴来掌管的。"这位启蒙时期的法国诗人,最后隐遁乡野,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动机乃因觉得遭受同时代人排斥、误会、曲解,而不想和周遭世界发生关系。可见语言作为一种沟通媒介,却常不能表达人内在的心意,真是令人沮丧。

但在家庭与朋友的互动中,直接而真诚地表达,核对与沟通,是免于误解的最佳途径,只是人经常被很多因素限制,无法正确表达心意,因而产生误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