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用明确的词汇来"武装"清晰的小头脑
在语言教育中,我非常强调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学到标准的语言。为此,我总是反复清晰地发音给儿子听,耐心地教他标准德语。只要儿子发音准确,我就摸着他的脑袋表扬道:"说得好,说得好。"当儿子发音不标准时,我就对妻子说:"你看,你儿子不会说什么什么……"于是妻子就回答说:"是吗?我儿子连那样的话都不会说?"这样一来,尽管儿子还很小,也激起了他拼命学标准语音的劲头。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执著坚持,儿子从小的发音就非常准确。
在词汇学习上,我的信条是:要想有清楚的头脑,首先必须有明确的词汇。为此,我不只是让儿子停留在孩子式的表现方法上,而是教他逐步了解和使用复杂的措词,并且力求措词生动准确,决不使用暧昧的措词。为了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家人一定要相互配合,不要一个在严格要求,一个却纵容孩子。为此,我和妻子默契配合,而且以身作则,在平时坚持力求发音标准,语言规范,精选恰当的词汇。
在教儿子语言时,语法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对孩子来说,更没有多大必要。因此,在儿子8岁前我并未专门教过他语法,而是通过听和说来教。
孩子其实都喜欢说话,从小时起,他们就常常一个人把学到的单词反复地说着玩。我就利用孩子的这种倾向,把儿子能理解的有趣的故事,用精选的词句组成短文,让儿子记住。他不仅能很快地记住,并总是高兴地复述着。以后,我把这些短文翻译成各种外国语让他说,他也能很快记住。根据我的经验,在人的一生中,一至五岁可能是最有语言才能的时期,父母千万别让这种才能白白枯死。
为了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在前面做了那么多,都是为了能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儿子今后取得成就与否,跟这三方面都有重大的关系。但是对孩子切忌进行机械的训练,而应该采取一些灵活有趣的办法,否则不会有任何效果。
一位科学家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早期教育可以使记忆力发展的时间大大提前。尤其是婴儿时期,每天重复输入相同的词汇,不断地刺激孩子大脑里的词汇库,可以促使孩子的记忆力迅速发展。
为了使儿子牢记神话和《圣经》中的故事,我常常把有关内容编写在纸牌上。后来教他各国的历史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这一方法概括起来就是,起初用讲故事的方法教,而后把它们编成纸牌,采用游戏的方式教。有时我们还一起读一本有趣的书,并写出要点。
儿子从很小时就把各种事情写成韵文来记忆,因为韵文比散文容易记。在儿子8岁时,我曾用骸骨教他生理学。一次,他乘我外出旅行之机,就用韵文写下了已记住的骨、筋肉和内脏的名称。我回来时,大为惊奇。
对历史事件的教育,我多在儿子读过之后用戏剧形式演出,这样就容易记住了。而学校教的历史课,完全是照搬年代表,味同嚼蜡,毫无趣味,学生厌恶它,从而根本记不住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在创造力方面我鼓励儿子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不论儿子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都耐心地给予解答。
在儿子一岁多时,他如果拿着某种材料或玩具聚精会神地玩,而不是拿起来就扔掉,我们就及时夸奖他,并和他一起,启发他尽兴地玩。如果儿子用了一种出人意料的方法玩玩具,我们不光夸奖他,还要鼓励他多想出几种方法来。
儿子两岁时,他母亲每天像上课一样讲故事给他听。他母亲还有一套吸引他不断听下去的办法,就像报纸上连载小说那样,他母亲每天讲到"且听下回分解"的地方就打住,下面的故事情节则让儿子自己去想象创造。儿子不得不为此而挖空心思,并对可能的情节作出各种猜想。第二天,母亲在讲故事前,先让儿子说他是怎么想的,然后才接着讲。如果儿子自己猜中了,我们就高兴地欢呼,如果儿子没猜中,他母亲就夸奖说:"哎呀,我儿子编得比故事本身还好呢!"儿子的创造力就在这种训练中不断培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