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我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3)

成人都有得到别人重视的欲望,小孩子也不例外,即便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也会有这种近乎成人天性的本能欲望。

诚然,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或重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呢?

有的人通过自己的天赋获得了别人的重视,也有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别人的尊重。这样的人的确应该获得尊重。但也有许多人急切地想得到别人的重视而采取乞求施舍的态度,这种做法不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反而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可以说是一种极为愚蠢的态度。

有一天,摇篮中的小卡尔莫名其妙地大声啼哭起来。

正当妻子要去卡尔的房间看他的时候,我止住了她并问道:"卡尔刚才吃东西了吗?

"吃了呀!刚才喂过的。"妻子回答道。

"那么,他这几天生病了吗?"我问。

"没有呀!"妻子回答。

"是这样呀!那就不要理他。"我说。

"为什么?卡尔在哭呢!"妻子奇怪地看着我。

"我想,既然他不饿也没有生病的迹象,他想哭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我们不必理会他。"我说。

"小孩子都要哭嘛!我去哄哄他就没事了。"妻子说。

"你知道小孩子既没有饿也没有生病为什么还要哭吗?"我问。

"这个我怎么知道,小孩子都是这样呀!"妻子说,"可能是他想我了吧。"

"当然,他肯定是想你了。"我向妻子解释,"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他想提醒我们不要忽略了他。"

在我的劝说下,妻子终于没有像往常那样一听见孩子哭就急忙跑过去看他,不出我所料,没过多久,小卡尔就停止了啼哭。

过了一会儿,当我和妻子偷偷再看他的时候,小卡尔正一个人躺在摇篮中高兴地玩耍着呢。

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小卡尔感觉到赢得别人重视是啼哭和哀求所办不到的。更重要的 是,在得不到别人重视的时候自己也应该为自己找到快乐。

虽然还是婴儿的卡尔不可能明白这样的道理,但我想他在长大的过程中一定能够感觉得到。

从训练他的五官开始

孩子婴儿时期的一切能力,如果不利用与开发,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因此,我决定从训练儿子的五官(耳、目、口、鼻、皮肤)、刺激大脑发育开始。因为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充分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能够促使大脑的各部分积极活动。如果孩子大脑的各个功能区都能发挥出最大效能,就会成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

在五官中,首先要发展耳朵的听力,因为婴儿的听力比视力发展得要早。训练听力时,母亲的悦耳歌声极其重要。在这方面我的儿子很幸运,他母亲拥有很不错的嗓音。从他未出生的时候起,就经常听到母亲唱的美妙动听的民间歌曲。我虽然不会唱歌,但却经常给他朗诵诗歌。

在儿子出生6周后,我就对他轻轻地朗读威吉尔的诗《艾丽绮斯》,效果非常好。每当我朗读这部诗时,儿子便能马上静下来并很快入睡。随着诗的语调的变化,儿子的反应也在变化。当朗读马克利的《荷拉秋斯在桥上》时,他就兴奋起来,朗读坦尼森的《他的梦想》时,他又安静下来。用上述方法进行教育,儿子满一周岁时就能背诵《艾丽绮斯》第一卷的前十行和《他的逝世》了。

在此我要强调,让儿子背诗绝不是强制性地硬灌,而是让他顺其自然地学会的。以《他的逝世》为例,由于儿子非常喜欢,他每天晚上都像做祈祷似地背诵它,因而很快就能熟练记住了。

为了使儿子形成音乐的观念,我还为儿子买来能发出乐谱上七个音的小钟,分别拴上红、橙、黄、绿、青、蓝、紫色的发带,给它们分别起名叫红色钟、橙色钟、黄色钟等。每当儿子在喂奶前醒来,我就敲这些钟给他听,并把钟慢慢地左右移动,吸引他的注意力。儿子还不到6个月时,就能按我说的名称--青色钟、紫色钟等准确地敲了。我以为,这是同时形成声音和颜色观念的有效方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