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真正的亚当·斯密能站出来吗(2)

“人的平静,那才是最基本的幸福。”

“对我,对任何人,平静几乎都不是极力追求的目标。”我回敬道。

“啊,但平静必须培养。人类需要获得技巧发展道德领域,就像发展物质领域一样。”

我转了转眼珠,“我们在星期天滔滔不绝地讲平静和爱,这和经济学有什么关系呢?”

一阵令人心怡的微风吹来,掀动窗帘,传来邻居家玉兰花的香味。我抓紧时间回想自从我意识到这一年中美妙开始时间有多久了。现在,每一件事都有结束的期限。我原本可以在……在任何地方有所作为,但却在朱莉娅家把时间消磨掉了。

斯密在地毯上踱来踱去。过了一会儿,他放慢了脚步,在朱莉娅家的一幅画前停了下来。画面上,一只巨大的黄蜂,在大片苜蓿地上嗡嗡飞翔。斯密抬起一只手,仿佛要去打虎一般。

他突然转过身来,说道:“回答我,你幸福吗?”

“这有什么关联呢?为什么要把经济学家拖入哲学的深渊呢?”

他退缩了,开始困难地呼吸。我突然想起哈罗德是个体虚年迈的老人,他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腋窝下的汗衫现出黑色斑斑的汗迹,血管暴露。他突然跌坐到椅子里。

斯密的声音低低地传来,“我怎样才能用一句话来证明我煞费苦心研究了40年的思想是正确的呢?我的著作可以解释这一切。”

我感到震惊。“是《国富论》?”斯密的这本名著是经济学科的基础。尽管我从未拜读过这本书,我们都知道这是斯密致自由主义经济学、致政府不干涉主义的长篇大论。没有斯密的市场的“看不见的手”,经济学似乎是不可想象的。

斯密摇摇头,“不,不,不。是我的《道德情操论》,这才是基础,是根本。”亚当?斯密认为他的《道德情操论》的价值要大于《国富论》,这一观点见于同时代的第三者的记录。实际情况中的证据却并不支持这个观点,在斯密著作的系统结构中,《道德情操论》提供了哲学基础,而《国富论》与《法学讲稿》(LecturesonJuisprudence)填补了这个主题的细节。斯密一丝不苟的修订、扩充、重新发行了6个版本。而事实上,他的确对这部作品评价甚高,但我们并不知道它是否就是他最满意的作品。然而,很多现代学者可能会不同意斯密对《道德情操论》高于《国富论》的评价。

我从未听说过这本书。

他举起一根手指,对着一个假想的听众做演讲。“对自由的危害正是在忘记道德的含义,趁现在还不算太晚,我必须唤醒人们对道德的认识。”

“你是在说,”我谈到,“亚当?斯密认为——哦,是你认为——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在道德建设方面,而不是经济建设方面,对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