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用植物(1)

有许多种温带可食用植物,除了介绍颜色外,也介绍了人工栽培的品种,如醋栗和醋栗树。下面进一步介绍了可以食用的植物。

如果你很不幸,没有找到任何一种这里介绍或者描述的植物,那么就按照标准的测试方法尝试那些陌生的植物。

切记:植物的某一部分可以食用,并不代表其他部分也可以食用。要分别测试叶子、茎、根和果实。

浆果:

醋栗类:生长在丛林、灌木丛及荒野中,形体中等,通常为丛生灌木,叶缘有齿,形似枫叶。五瓣小花白绿色至淡紫色,浆果为红、黄或紫褐色。醋栗要烹煮后方能食用。

梅树:生长在所有温带地区的灌木丛林地带,种类繁多。多年生小灌木或乔木,形似野樱桃树,但浆果体积更大,布满绒毛,绛黑色、红色或黄色;有些果实酸味太重,无法生食。

根、叶和茎

辣根:生长在潮湿的荒地,高约50厘米,卵形波纹大叶,顶部簇生白色小花。根部可以挖出,味微辣,可加入肉中。嫩叶可生食或煮后食用。

普通夜樱草:生长在较为干旱的开阔原野。体形较高,多叶,有绒毛。梭形叶片,叶缘多皱,有时在红色花茎的顶端着生大型黄色四瓣花。根煮熟后可食用,要换水以冲淡刺激性气味。嫩叶也可煮食。越冬的植物为莲座型叶丛。

莱檬或菩提树:树干挺拔,高达26米,常生长在潮湿的林区。叶片大,心形,边缘有齿。黄花簇生,十分清香。嫩叶及尚未伸展的叶芽都可以生食;花可用来泡茶。

蛇麻草:生长在灌木丛林中的攀缘性植物,长而扭曲的茎,叶缘有齿,叶深裂成三瓣形。绿色钟形雌花。嫩茎剥皮后,切成片煮沸,花可冲茶。

蓟:藤本植物,攀缘茎上有毛刺,并有脊状突痕。梭形或卵圆形叶,有深裂口。刷状头部顶生淡紫色花。选取柔细嫩枝去皮,可以生吃或煮食。嫩根可以烹煮,每个花头基部都有一富含营养的“坚果”,可以生食。

虎耳草:高达90厘米,一般都矮小。生长在野外空旷荒地或多岩石地区,高山上也有。毛茸肉质皱叶,卵圆或椭圆形,着生于茎基部。茎紫红色,花五瓣,常簇生,白色。叶可以生吃或烹煮。

地榆:生长在潮湿草地,高约60厘米。小叶有齿,铲形,对生。顶生深红色小花。嫩叶生吃或煮熟,味道都不错。内服可治疗胃部不适。

青蓼:高约60厘米,成年老茎红色,狭长梭形叶上常有黑点。小花粉红色,常见于荒野。嫩叶可以生吃,也可按照菠菜烹饪。

野大黄:南欧大陆至中国东部皆有分布,体形类似栽种的大黄,但叶片更多皱褶。大的花茎煮熟可食,其他部分则有毒。

白玉草:生长在野地中,高约45厘米,整株灰绿色,短柄叶,心形,白色花,簇生,有一球形花座。嫩叶煮十分钟后可食用。

败酱草:生长在荒野草地,高可达45厘米。茎上环生叶,宽大箭形,边缘有齿。顶生白色小花。豆荚形如硬币,上有刻痕,易辨别。

三叶草:苜蓿属植物,草地上常有分布。三叶,掌形叶序,茎顶端密生小花,白、浅绿色至红色都有。叶可以生食,最好煮。

石爪类:生长在旷野荒地,高达30厘米,多毛,常有刺激性气味,类似蕨状的双切刻叶,顶生紫红色五瓣花,花体小。浆果,形似扭曲爪状。叶可以生吃或煮熟后食用。

牛蒡类:生长在旷野荒地,为中型至大型灌木。卵形叶,茎弓形弯曲,顶生许多紫红色花。叶可食用,嫩茎剥去外皮即可生吃或煮熟。根去皮切成片状煮沸,换水以除去苦涩味。

堇菜属:分布广泛,花小,既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长茎上着生心形叶,花为蓝紫色、黄色或白色。花瓣五片,大小不等。嫩叶可烹饪,富含维生素A和C。

野莴苣:生长在旷野多岩石地带及草地。高10~20厘米,叶繁茂,椭圆形,微型蓝紫色花簇生;叶子可生吃,或按照菠菜的方法烹饪。

春白菊:常见于旷野荒地,高约90厘米,狭长的暗绿色裂口叶,最下面的为圆形,黄色和白色的大型头状花序。冬季为莲座型叶丛。嫩叶淡绿色,可生食。

布谷鸟剪秋罗:生长于潮湿荒地,高50厘米,小叶对生,下面的叶为圆形,莲座型叶丛。淡紫色或白色四瓣花簇生。嫩叶生吃鲜美,老叶辣味相当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