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猪圈里寻找公平

小猪躺在食槽旁边,等着大猪去踩踏板。而大猪为了自己能有吃的,也只能容忍小猪不劳而获。有没有办法让小猪也运动运动呢?

在博弈论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说在一个狭长的猪圈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一个踏板,只要踩下踏板,就会有一定量的饲料顺着管道流到猪圈另一头的食槽里。因为猪圈比较长,每次流出来的饲料又不太多,如果小猪去踩踏板,等它跑回来饲料早就被大猪吃光了。而大猪去踩踏板的话,呼哧呼哧跑得快一点,回来小猪还能给它剩下一半的饲料可吃。所以小猪干脆就躺在食槽旁边,等着大猪去踩踏板。而大猪为了自己能有吃的,也只能容忍小猪不劳而获,占便宜。

这个故事揭示了我们现实社会中的很多“搭便车”现象。尤其是在一个公司里,有能力的人要想自己吃上肉,常常就得容忍没能力的人躺着喝汤。这种状况显然是不公平的,也不能充分地发挥每一个人的力量。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让小猪也运动运动呢?

管理学家茅建奕继续将猪圈的故事讲下去。话说有一天饲养员终于感到目前的状况不该继续下去了。他设计这个狭长的猪圈本意是想让两头猪都去踩踩踏板。可是现在大猪整天来回跑,很健康,小猪却连站都懒得站起来,浑身肥膘。饲养员想,大概应该让它们少吃点,多跑跑,于是把每次流出来的饲料减少了一半。

这次改革的效果很快就呈现出来。两头猪全都躺在食槽旁,谁也不动了。原来,小猪去踩,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大猪去踩,小猪将也会把食物吃完。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贡献食物,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了。两头猪很快都饿得像猪干一样。

饲养员一看不行,赶紧又把饲料的量增加到原来的一倍,这样谁也不会一口气把饲料全吃完。过了几天,饲养员却发现自己的开支猛增,饲料都快买不起了,而两头猪却变得懒洋洋的,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去踩踏板。原来,饲料增加之后,小猪、大猪都会去踩踏板。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小猪和大猪相当于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竞争意识却不会很强,没有积极多踩踏板的愿望。可是每次提供的双倍饲料却成为饲养员的沉重负担。

饲养员绞尽脑汁,终于决定对猪圈动大手术。他把踏板挪到食槽旁边,又把饲料减少为原来的一半。这次效果非常好。不管大猪、小猪,只要去踩一下踏板,回过头来就可以吃到流出来的饲料,而且几口就可以吃完,另一头猪根本没有机会占便宜。结果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多劳者多得,而饲养员也没有过多地增加成本。

其实,这个故事比喻的是现代企业中的激励制度设计。老板是饲养员,能力参差不齐的员工就是大猪、小猪。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能力强的员工奋力踩踏板,而能力弱的员工偷懒,占便宜。有些公司老板为了激励大家都努力工作,把奖励提得很高,又是持股,又是期权,结果员工们个个都成了百万富翁,老板花钱如流水,可员工们的积极性却未必高。也有的老板,不想让不出力的员工白占便宜,又把奖励限制得很低,可是仍然见者有份,于是一度十分努力的大猪也不会有动力了。

最好的激励机制就是像饲养员第三次做的那样,确保踩踏板的那只猪吃到让它满意的饲料,不踩踏板就没的吃。这种机制说起来简单,却需要精心的设计。

现实中很多人都在自觉地使用小猪的策略。股市上等待庄家抬轿的散户;等待产业市场中出现具有赢利能力新产品、继而大举仿制牟取暴利的游资;公司里不创造效益但分享成果的人;等等。因此,对于制订各种经济管理的游戏规则的人,必须深谙“智猪博弈”指标改变的个中道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