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阅读古典的趣味

说到自己的感性和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我觉得从孩提时代开始的读书有着很大的影响。从安徒生童话、日本的神话故事开始,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罗曼?罗兰、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许多曾经如饥似渴读过的名作浮现在眼前。对三十几岁的人来说,《风之谷》、《Touch》等著名动画或漫画,也许是令人怀念的心爱读物。

有人心里也许留有电视剧、电影的故事情节或画面片断,有人热爱圣经或论语等古典,也有人喜欢《古今和歌集》、《万叶集》等和歌集,或者海涅、兰波的诗集(其实,我喜爱的正是自从被正冈子规批判以来、被认为已经完全过时了的《古今和歌集》)。

对这些留在心中的书和影像,我们要好好珍惜。如果只读畅销书或流行的实用技巧书,读过便扔,连书名都记不住,人生是不会丰富起来的。很多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消失了踪影。在必须为工作所需而读很多书的时候,是没什么时间去读流行书的。而古典作品在时代变迁后依然能够留存下来,大都颇有价值。能够反复重读的心爱书籍不舍得丢弃,想保存起来,但问题是没有那么多空间。从这个角度说,图书馆是令人感激的设施。时隔数年再重读名著,会发现它的另一种面貌,而以前读时因为经历所限却未能察觉。

可能的话,不妨背诵一段令自己心动的古典。短歌与诗的音调优美,即使看的时候不能完全记住,出声地念几遍,却可能意外地记下来。平安时代上流社会女子的教养,首当其冲的便是书法、乐器和背诵《古今和歌集》。在现代来说,大概就是电脑操作、乐器和古典文学吧。虽说如今没有必要把古今集的全部和歌都背下来,但知道这些和歌,观察自然界花鸟风月的眼睛却的确会敏感起来。俳句也有同样的功效。

据说人们对自己十几岁时,尤其是十七八岁时唱的歌,如学校音乐课的歌、流行小调、电影主题曲等,一生都会感到怀念。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最好能听一听的音乐。不仅限于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古典名曲,爵士乐的经典曲目也好,流行歌的名曲也好,有自己喜爱的歌曲是非常幸福的。

有喜爱的音乐,爱好音乐不是出于炫耀而是为了欣赏,这会给人生带来余裕。运动也是这样的。即便没什么实际用处,即便对工作没有直接帮助,一个人拥有这样锦上添花的部分,便有了人情味,让人感受到他的品格。有的男子面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眼睛会像少年一样闪闪发亮,这是很好的事。我也尽是喜欢些对收入和职业没什么用处的事,自己也觉得很奇怪,但也许这才是我之所以为我的地方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