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几个朋友一起去赶晚场电影,时间紧迫。
等红绿灯的当口,A说,“没事儿,还有十分钟呢”。B马上看表说,“什么呀,还剩八分钟了”。C掏出手机,“我的时间准,11分钟”。我抬眼看看车上的表,明明只有五分钟了。
几个人哈哈大笑,真是表越多越乱。
你大概也遇到过关于时间的问题吧。
比如,和朋友约会,对方迟到了,说,“依我的表没迟到”。你不平,明明迟到了还狡辩。可是一想,谁说自己的表一定准呢?你又没有天天校准。
再比如,你在聊天、上传文档、发送电子邮件时,显示的时间都是自己电脑的系统时间,而对方给你的反馈通常是他的系统时间。所以,如果双方时间不一致,经常会有戏剧性的事件发生,那就是——在现实中后发生的事情,在虚拟时间里可能会先发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概念时间,而且,依据这个时间行事,通常也不会产生什么致命误点。可是,如果非要锱铢必较,弄上几个表以准点行事,那可能就真的出事了。
这次讲的是“手表定理”:当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他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选择多了,非但让你体会不到快乐,反而让你丧失了判断的信心。
比如,从前你总是在附近超市买一个牌子的果酱,某天突然在另一家超市发现居然有整整一个柜台的果酱,那么欣喜之后,下一秒钟到来的,可能就是烦恼。因为在考察了产地、配料、价格等指标后,你终于权衡利弊选定了一种,可是回家后通常会觉得,没选的那一种更合适。
从前你只在一家馆子吃饭,因为小区里也就那一家像样的餐厅。突然某天,你发现隔条街,居然开了一整排餐馆,你却犯了愁,每次出门前都要考虑半天,再询问同伙今天吃什么菜。吃了辣的,觉得还是上海菜口味好;吃了口味淡的,又觉得怎么什么味道都没有,还是川湘过瘾。总之,永远贪恋的,是没选择的那一个。
你在床头放了几本书,打算依不同的心情选择去读。轻松的时候来点悬疑故事,心静的时候看点理论性较强的,烦躁的时候来点解闷的、有意思的。可是,一、两个月后,你发现,每天都犹豫着要翻开哪一本,结果,居然一本也没有看完,反而所有的书都翻得断断续续,每一本都勾不起什么热情了。
还有,你尝试不同风格的衣服,想要“百变”。今天尝试韩国范儿,明天走欧美风格,后天又回到了淑女状态。不久以后,你发现,那些坚持自己风格的着装反而给人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听办公室里的人说,“这是谁谁的风格”、“一看就是谁的衣服”,你傻眼了,“什么才是我的风格”?
没错,太多的选择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即使只是简单的购买、消费,也可能让我们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还为选择的结果后悔。重大事件上更是如此,思虑过多,反而容易失去本可以获得的利益。
比如,对一项关于退休基金选择情况的研究。在美国,由于有政策的支持,选择参与这样的基金基本上都是有利可图的,不参加就相当于把到手的钱白白扔掉。研究者考察了647个公司、共80万名员工的选择情况,结果发现:当公司提供选择的退休基金只有两种的时候,有75%的员工选择了参与;而选择有59种时,参加的比例就只有60%了。选择多了,人们似乎在有利益的事情上反而糊涂了。
所以,如果你还戴着两只以上的手表、奉行两个以上的做事标准时,不妨扔掉其中之一,即使留下来的那个暂时并不是最准确的。
假如你觉得选择过多,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不说,还让自己体会不到快乐,那么不妨选择简单的生活方式,即使在别人看来并不明智。
心理学家指出,选择那些最开始使我们感到“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不是费尽心力在所有选择中寻找一个“最好”的,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虽然这样可能意味着不能得到“最好”的东西,但可以让我们对选择的结果感到更愉快和舒服。我们也可以把以前用来挑选的时间省出来,做一些真正可以使我们感到快乐的事情。
想起读书时的两个室友:一个是看到喜欢的就要买,绝不再逛下一家,和她一起买东西很爽快,通常很快就打道回府;一个却非要逛遍整条街、对比完所有同类产品后,才回头去买自己觉得最好的那一件。十年后,前者早已解答了幸福方程式,后者却至今感情无解。
昨天女友抱怨,带妈妈去买首饰,她说要去菜百,有上千种款式;她妈非要去北京百货大楼,就几个柜台。说,“多了就眼花”。
我说,“我也一样”。
我的床头永远只放一本书。
关节点:手表定理
选择多了,非但让你体会不到快乐,反而让你丧失了判断的信心。
如果你还戴着两只以上的手表、奉行两个以上的做事标准,不妨扔掉其中之一,即使留下来的那个暂时不是最准确的。
选择那些最开始使我们感到“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不是费尽心力在所有选择中寻找一个“最好”的,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
办公室里,作为新人的你忙前忙后,拿报纸、收快递,而隔壁的新人却如同屁股长了钉,一坐就不起来。一个月后,你终于累了,快餐盒饭不想去取了,此时隔壁的新人却站了起来。同事们抱怨你“大不如前”,却夸赞他“进步可嘉”。此时你是不是特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