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实战案例(2)

布兰特中校曾在施瓦茨科普夫指挥下,多次出色地完成过重要任务,对施瓦茨科普夫的指挥艺术和才能深信不疑,这一次,他又充满信心地踏上了征途。

夜,伸手不见五指,美军特种部队的几架直升机在布兰特中校的指挥下,疾速向伊拉克境内飞去。直升机飞行高度很低,几乎是擦地而行。每架直升机上坐着十几个头戴绿色贝雷帽的特种部队队员。

直升机在卫星导航系统的精确引导下,来到预定地点。直升机刚一降落,一个个黑影就跳出机舱门,径直向一个“飞毛腿”导弹阵地扑去。

此刻,伊军的“飞毛腿”导弹阵地静悄悄的。尽管伊军士兵心中都清楚,战争就要爆发了,但这个阵地毕竟远离伊、科边境,又是设在沙漠中的一个极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所以,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安全的地方。

麻痹思想和缺乏对现代战争特点的认识,使驻守这里的伊军士兵遭到灭顶之灾。从直升机上跳下的黑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设在阵地外围的哨兵。随后,一群黑影包围了一顶大帐篷,另一群黑影扑向导弹发射阵地。

那顶大帐篷是“飞毛腿”导弹的指挥控制中心。帐篷内一名参谋人员正在值班,其他人已进入了梦乡。值班参谋警惕性很高,他听到外面的声音有点特别,急忙起身查看,刚走到帐篷前,一支微型冲锋枪的枪口就顶住了他的腰,一句声音低沉,但十分威严的生硬的阿拉伯语传入他的耳朵:“不要出声,把手举起来!”值班参谋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的嘴就被一块胶布牢牢地粘上了,双手也被反绑起来。紧接着,十几个脸上涂着迷彩的特种队员出现在帐篷里。“我们是‘绿色贝雷帽’,你们被包围了,我们不想伤害你们!”正在梦中的伊军官兵,一个个从行军床上爬了起来。“双手抱头,站成一列!”一名特种队员喊道。伊军官兵随后用双手抱住头站成了一列。

就在一群“绿色贝雷帽”冲进帐篷的同时,另一群“绿色贝雷帽”来到了导弹发射架旁,他们迅速将一枚“飞毛腿”导弹大卸八块,对导弹的一些情况进行核实,特别是弄清了“飞毛腿”导弹有没有安装化学弹头和核弹头,命中率提高了没有,选中了哪些目标。

随后,两群队员携带着重要资料、部分重要零部件和一名指挥官、一名伊拉克导弹技术专家登上直升机,神不知鬼不觉地飞走了。

布兰特中校带着胜利的果实回来了,而施瓦茨科普夫的心仍然紧绷着。“飞毛腿”虽然没有装化学弹头和核弹头,但“飞毛腿”给美军带来的威胁一点也不小。开战以来,伊军频频发射“飞毛腿”导弹,给美军及其他盟国军队造成一定损失,如果让萨达姆任意打下去,将会导致更多的伤亡。施瓦茨科普夫决心彻底搞清伊军“飞毛腿”导弹的情况并予以摧毁。

这次,美军从“绿色贝雷帽”部队中挑选出长相与伊拉克人相似,能说一口流利阿拉伯语的美籍阿拉伯人。他们除了每人配带轻武器、激光目标指示仪、望远镜等装备外,每人还配备了一架照相机和摄像机。

进入伊拉克后,“绿色贝雷帽”化整为零,3~6人一组,昼伏夜出,行动十分诡秘。

就在“绿色贝雷帽”潜入伊拉克几个小时后,多国部队指挥部就收到了他们报来的第一批目标的图像和精确坐标。

施瓦茨科普夫心中大喜,他立即命令轰炸机起飞,向这些目标实施空中打击。

虽然有许多“飞毛腿”导弹阵地被多国部队摧毁,但是,不知为什么,伊拉克仍旧有“飞毛腿”不时地起飞。1991年1月25日,又一枚“飞毛腿”飞向了驻扎在沙特阿拉伯的一座美军兵营,炸死28人,炸伤100余人。

伊拉克的“飞毛腿”再次激怒了美国人。担任寻找“飞毛腿”导弹任务的美军特种部队官兵又深入伊拉克腹地分散搜寻,各自为战。

20多个小时过去了,毫无收获。一名士兵感到精疲力竭,便躲在一个沙丘后面休息。他打开电台,打算叫来直升机把他转到另一地区去搜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