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 市场无国界,品牌有归属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对青啤不吝言辞、大加赞赏。如今,青啤在澳大利亚市场的占有率已经有了成倍的增长,市场无国界是因为青啤的品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与认同。
——摘自2008年12月27日金志国在第七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的发言
背景分析
青啤的国际化,重点在于品牌影响力的国际化。
香港特区前任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先生曾经感叹:国外人认识中国通常有两种途径,一个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另一个就是青啤。
青岛啤酒,或许是被美国好莱坞欣然接受的第一个中国品牌。看过美国大片《木乃伊3》的观众都会牢牢地记住这样一个情节: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商业街街景,青岛啤酒的霓虹灯广告牌醒目闪现,持续时间超过5秒。中国影迷大感意外的同时,不免生发重重疑问:青啤花费了多少广告费,在《木乃伊3》这部片子里做了回植入式广告?
制片方给出说法:那个霓虹灯广告牌,是还原历史街景的需要,青啤没有因此支付广告费。
对此,青啤表示:“一百多年以来青啤的商标发生了多次变化,影片中展示的20世纪40年代青啤的广告牌,非常准确,我们对《木乃伊3》摄制组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深感钦佩和感谢。”此后,不管是与NBA的合作,还是赞助2008北京奥运会,青啤都将国际化的元素演绎到了极致。
国际化,中国企业梦寐以求的愿景。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从制造的国际化起步,经过相对漫长的岁月才升华到品牌国际化的境界。青啤的国际化正好相反,它经历的首先是品牌的国际化,然后是制造的国际化、网络的国际化。
行动指南
品牌强则国家强,做企业要有为国家做强品牌的雄心和壮志,把做强品牌作为最大的社会责任。
4月5日 国际化,不是赶“远集”
青啤的国际化如何实现?如何走出去?走出去如果只是把青岛啤酒卖到更远的地方,那就只不过是赶了一场“远集”,不是我们所要的国际化。国内市场本身就是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已经国际化的国内市场上,拥有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来的功夫的话,我们走出去一定强。如果没有那种功夫,恐怕还没走出去就已经失败了。
——摘自2006年6月金志国在中山大学CEO论坛上的发言
背景分析
2005年,金志国见到了第一位把青岛啤酒卖到美国的“经销商”——罗滨。金志国很好奇,20世纪70年代中美之间尚无贸易最惠国协议,物流等诸多方面也不能和今天相比,怎么会有利润可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