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后的一百年中,东欧一些未能成为更“现代”的政治体系很显然有可能遭遇垮台的危险。17世纪中叶,东欧的大部分都分属于三个旧式政治组织--神圣罗马帝国、波兰共和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见地图5.1)。三个国家都已经涣散、紊乱,日益软弱无能,被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三个新强国推到一边并取而代之。这三个新国家侵占了它们中间的波兰地区,变成了相互毗邻的国家,囊括了除巴尔干之外的整个东欧。也是在这一时期,俄罗斯向外扩张领土,引进西欧某些技术和行政机构,从而成为欧洲事务的积极参与者。

“东方”和“西方”当然是相对而言的。对俄国人来说,德国甚至波兰都是“西方”。但对整个欧洲来说,沿着易北河和波希米亚山脉到亚得里亚海,还是有一条实际的(虽然是模糊的)社会与经济的界线。此线以东的城市比线西要少,劳动生产率较低,中产阶级也不如线西的强大。最重要的是,农民受到地主的统治。从16世纪到18世纪,东欧与西欧发生的情况形成对照,农民群众日益失去自由。商业革命和市场的扩大,在西欧产生了一个强大的商人阶级,并有助于使劳动人民变成一种合法的、自由的和流动的劳动力,但在东欧却巩固了为出口而生产的大地主的地位,他们通过奴隶制和“世袭隶属”制而获得劳力。主要的社会单位是农业庄园,领主强制臣民无偿劳动(所谓“罗博特”)进行剥削,臣民未经他允许既不能迁移、结婚,也不能学习手艺,直至18世纪,这些臣民除领主外仍旧没有合法的保护人或上诉法院。因此,在东欧,地主权力极大,他们是唯一重要的政治阶级。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这三个新兴国家相似,都是领主国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