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诞辰事件"凸显中国人的道德理念困惑(4)

李德顺教授否定推己及人的伦理方法的主要理由是:由于同一客体满足不同主体需要的效用或价值因人而异,"人与己之间的质性"是不同的,所以,用"推己及人"的方法具有"致命弱点",不能据以推证出伦理道德的普遍价值。由此证明推己及人的伦理方法,"在当今人类多样化的个体个性和独立性发展起来的时代",是行不通的。

另一位著名伦理学者高兆明教授写道:

研究社会道德现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我们所熟悉并习惯上使用的由个体心理向外推及的"主观外推式"。这是一种有"己"有"我"的方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的心理换位思考和情感沟通方式,并由此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要求体系,这就是属于"外推式"的思想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主体本身的主观情感及其内容就成了全部伦理的基石。中国古代的道德思考基本上是属于这种"外推式"的思维方法。

……

这种认识方法、认识立场亦有其故有的局限性,这集中体现为强烈的主观偏好性。当我们自己以当事人的身份出现时,总是带有某种利益偏好与利益关系,并不可避免地对问题的认识带有某种偏好。我们的眼光和理性会被自己的利益和偏好所遮蔽,从而陷入"理性无能"之境地。

高兆明否定推己及人伦理方法的理由,是因其带有"强烈主观偏好性",会陷入"理性无能"的境地。因而,必须用一种"客观中立"的伦理方法来代替它。

4 "孔子诞辰事件"凸显当代中国人的道德理念困惑

如果说"不感恩事件"引起的道德困惑主要是当代中国人生活实践中的道德困惑,那么,由外国人推崇孔子引起的国人道德困惑,则主要是道德理念上的(道德哲学或伦理学的)困惑。不过,任何实践中的道德困惑,总归是道德理念或理论上的困惑;而任何道德理念的困惑,总会引起道德实践的困惑。这里只是从引发道德困惑的直接原因方面把孔子格言引起的困惑称为道德理念困惑。

国人道德理念困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孔子的道德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由《论语》体现的孔子伦理思想,在西方(以及东南亚)国家受到高度推崇,而在当代孔子的故乡中国却受到冷落、漠视和非议?为什么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孔子的伦理思想在西方的传播,是欧洲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肇因,是西方社会倡导的平等、自由、博爱、无神论、理性、民主等现代政治、经济、法律理念的来源之一(另一个来源是希腊道德哲学),甚至是最重要的来源?但又为什么在中国人看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封建文化的糟粕,是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障碍,不批臭批倒"孔家店",便不可能进行民主革命?或者具体说,为什么法国1793年《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中,把孔子的道德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宣布为"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这一著名的政治与法律原则的"道德界线"或道德基础?为什么孔子格言如今仍然被镌刻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被认为是人类具有普世价值道德格言?而又为什么当代一些中国人却把孔子的道德格言看作是"典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的体现"?为什么一些伦理学者更是认为由孔子格言体现的"推己及人"的伦理方法,具有"致命弱点",不适合"当今人类多样化的个体个性和独立性发展起来的时代",或者是一种带有"强烈的主观偏颇性"和"理性无能"的伦理方法?造成这种中西文化或道德理念冲突的原因,是阶级立场的不同,还是中国人在"道德是什么"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是外国人错误地解读了孔子道德思想,还是中国人自己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当作糟粕予以抛弃?我们能不能从一个建立和谐社会的视角(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或阶级斗争的视角)重新审视孔子道德思想的积极意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