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争议
在这个限制级有线电视、电影数量相当于小国人口的年代,谈论图书和图书产业的争议性似乎有些奇怪,主要是因为它们有着巨大影响。作为持久的文化载体,图书对读者有着直接和强大的影响力。儿童通过图书初步了解了外部的世界,成人则在图书中寻找生命的意义。正是因为图书强大的力量,立法者、宗教领袖、教师和家长一直以来都关注着图书的内容,而这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图书审查。
图书审查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对政府干涉言论自由的行为作出了限制,因此任何政府的审查行为都可能成为严重的问题。但是图书又常常成为审查者的目标。实际上,今天我们看到的许多经典著作在历史上都曾遭到审查。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被许多人视为史上最好的小说,但却因为小说中对主人公的性事有露骨描写,而于1920至1933年间被美国政府查禁。甚至那些试图刊登小说节选的报刊编辑,也因有伤风化罪名而入狱。19乔伊斯小说的遭遇显示出我们对有伤风化、淫秽和艺术的界定存在困难--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还困扰着我们(见数据档案3.2)。
一些准政府机构如公立学校和图书馆,多年以来也在图书审查问题上遇到了极大的争议。洛杉矶公共图书馆1929年将埃德加·赖斯·巴勒斯(EdgarRiceBurroughs)的《泰山》(Tarzan)下架,原因是主人公和一个未婚的女人生活在一起。近年来,学校的图书馆也将一些儿童读物如《希瑟有两个妈妈》(HeatherHasTwoMommies)和《爸爸的室友》(Daddy’sRoommate)清理出书架,因为这些书描述了同性恋的生活方式。被图书馆清理的图书还包括与毒品、邪教、自杀等主题相关以及包含不雅语言和性行为描写的图书,如捷罗姆·大卫·塞林格(J.D.Salinge)的《麦田守望者》(CatcherintheRye)。他们同样也查禁了一些包含种族言论和其他敏感性问题的图书,比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The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就因为使用了黑鬼(nigger)一词而被许多图书馆清理。
轰动效应症候
图书出版业中另一个常见的争议是所谓的轰动效应症候。轰动效应(blockbuster)是指各种引起轰动的大事件,特别是指媒体产品。这个词来源于“二战”中使用的一种的能摧毁整个街区所有建筑的炸弹。讽刺的是,在今天的俗语中炸弹(bomb)一词已经成为轰动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