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谁把手伸进了西方世界固有的势力范围?(3)

为保障经济的持久发展,中国的当务之急是为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平息危机做出积极贡献。中国不断重申对于稳定的重视,其他强国毫无疑问都应该将中国外交政策中传达出的这一事实纳入到各自的战略中。具体来讲,尽可能透明地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将保障这种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增长。近四分之一世纪以来,对外开放使中国能够吸引外资并且大规模出口产品。这得益于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更加有利的经济环境。今后,其他经济体,尤其是西方国家,应该接受向中国资本敞开大门,而迈向这一新阶段则是颇为微妙的问题。诚然,这一进程刚刚起步不过几年时间,但取得了巨大飞跃。在这一方面,我们尤其观察到针对中国投资的强硬抵制行为,譬如,2005年中国一家国有集团(中海油)企图收购美国能源巨头优尼科(Unocal)而遭失败,或是近期中国电信设备生产商华为科技放弃收购美国网络设备厂商3Com的计划。总体来看,保护主义又被西方政治人物旧话重提,而中国恰恰成为保护主义的受害者。乔治·布什设置了旨在保护美国钢铁工业的关税壁垒,并且大幅提高农业补贴,2005年法国在处理达能集团被收购案件时的惯常做法,这些措施无疑在昭示,未来几年中保护主义倾向会不断加强,并且与一个更为高尚体面的潮流遥相呼应,即民族主义的强势回归以及民族认同运动的兴起。如果西方政府因为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实力,而认为有必要在经贸领域谨慎对待中国的话,那么只会周而复始地屈从于保护主义的政治倾向,尤其是在选举之前,企图为自己找到有说服力的替罪羊。

中国企图将外国公司置于其监管之下,特别是要监控"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领域,如能源和信息部门。这种做法与欧美保护主义的碰撞越来越激烈,并在威胁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事实上,西方人创立的自由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活力照亮了西方世界--这一资本主义的中心,并向周边地区--发展中国家扩散,但却没有预见到形势逆转,发展中国家采取独立于西方利益的自主政策,投资西方市场和股市。然而,像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些在过去几十年崛起的国家,无论是经济援助还是军事保护,都处于某种形式的美国的控制之下。在这一点上,中国向西方领导人提出了真正的挑战。他们将面对一个共产主义制度的国家,其经济吸引力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中国能够摆脱美国的霸权并且越来越有可能扭转某些游戏规则。事实上,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卷入了一场改变游戏规则的真正的革命。中国崛起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堪与1905年日本战胜俄国海军的胜利相比,当时日本的这一胜利吹响了亚洲民族主义对抗殖民势力的号角。

如果中国志在推行新的国际秩序,目前并不具备相关手段,只能利用其经济和政治实力首先在地区范围内实现对于国际关系的构想。因此,中国的目标将是,通过防止危机来促进地区经济活力,并用构建地区性安全机制(包括东南亚、中亚及东北亚地区)的手段来吸引和取信于邻邦,从而逐渐摆脱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影响。中国这一战略首先建立在对邻邦政治、经济、安全领域的承诺,因为这一周边地区能够对中国的稳定造成主要威胁。苏联解体后,美国一直寻求巩固在亚洲的霸权地位并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并指使它的盟国在亚洲事务中阻挠中国的行动。在这一背景下,《与台湾关系法》具有尤为特殊的战略重要性,并且如同中日关系一样,被中美双方利用,成为争论的主题。由于对石油储量终将会枯竭的担忧,能源领域是国家间战略争夺的中心。如果华盛顿与北京方面处于敌对的轴心,两大强国之间的冲突是否就不可避免?这仍然是个问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