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汉字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技术和艺术

有人喜欢汉字,想要把它推广到全世界去。有人不喜欢汉字,想要对它进行改革,甚至要把它废除。为什么这两种相反的思想同时存在?客观的答案是:汉字本身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技术性,另一方面是艺术性。

文字是从图画发展而成的。原始图画向两方面发展,一方面发展成为图画艺术,另一方面发展成为文字技术。图画艺术是欣赏的,文字技术是实用的。可是,文字从娘胎里也带来了艺术基因,因此文字本身也有技术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文字要学习容易,书写方便,传输快速,便于打字,便于在电脑上进行文字处理,这些是技术性的要求。文字要写出来美观,要发展成为书法(书道)艺术,悬挂起来装饰厅堂,给人看了得到精神愉快,这些是艺术性的要求。

任何文字都有技术性和艺术性的两面性,可是拼音文字技术性强而艺术性弱,汉字技术性弱而艺术性强。什么道理呢?因为,文字离开原始图画越是近、就艺术性越强,离开原始图画越是远、就艺术性越弱。拼音文字离开原始图画很远了,艺术基因变弱了,所以拼音文字虽然也要求写得好看,可是拼音文字的书法艺术发达不了;在书写技术从手写进而为机械打字、又进而为电脑处理以后,依靠手工的书法艺术退化了。汉字不同,它离开原始图画不很远,比拼音文字至少要接近两千年,因此它的图画基因没有退化。汉字的书法艺术,在其他意音文字如丁头字、圣书字等都退出历史舞台以后,真是独步世界。

图腾和团结

文字的图画性和文字的图腾性有密切关系。每一个民族都把自己的独特的文字作为民族图腾,把它作为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的标记,把它作为民族团结的象征。于是,造出了文字是上帝恩赐的神话,造出了本民族的文字之神。丁头字是命运之神那勃所创造。圣书字是知识之神托特所创造。希伯来文是摩西所创造。希腊文是何莫斯所创造。婆罗米文是梵天大帝所创造。汉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所创造;仓颉四目,生而知书,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伊斯兰教认为,改变阿拉伯文一个字母就会天崩地裂。中国的传统认为,一点一画无非地义天经。

旧时代各处都有敬惜字纸的劝告书;如果把字纸丢到茅厕里去,那是要雷打的!在这种文字图腾的传统下面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们,看到神圣的汉字被简化了,甚至要把汉字改写成洋鬼子的拉丁字母,心中怒火万丈,那是合情合理的。图腾主义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保护了文字的稳定性,保护了民族的存在和团结。

宝贝和包袱

从古代文明转变到现代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汉字的两面性还表现为两种文明之间的矛盾。这时候,汉字既是古代文明的宝贝,又是现代文明的包袱。汉字不等于汉文化,汉文化的含意大于汉字。汉字是记录汉文化的主要符号系统。

汉字记录的汉文化被称为汉字文化。汉字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中间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系统。不仅中国人当它宝贝,全世界的人也当它宝贝。国际旅游家认为,中国的最宝贵的旅游资源就是长城、兵马俑和汉字;埃及的最宝贵的旅游资源就是金字塔和圣书字。中国人一直自我陶醉在传统的汉字文化之中。

可是,历史是无情的。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和火药,西洋人把它们发展为轮船和大炮,在鸦片战争中打开了闭关自守的满清帝国的大门。从此,中国不再是天下的中心了,变成地球上的边缘地区远东了。

日本的维新运动成功了;中国的维新运动失败了。当时有一批左倾幼稚病的爱国知识分子,大声疾呼,救国!怎么救呢?他们手无寸铁、腰无分文,既没有武力来掀起革命,又没有资本来发展经济,手中唯一的武器是一支秃笔。他们想用这支秃笔,凭着一股堂吉诃德的勇气,向汉字开战,作为改革教育和更新文化的革命起点。他们认为,汉字作为宝贝是过去的光荣,汉字作为包袱是今天和明天的麻烦。从清朝末年开始,一个汉字改革运动不断地进行着,像大海里的一叶小舟,在汹涌的波涛中间一起一落。

他们的力量微弱得可笑。八十年来,他们的成就微不足道。他们唯一的贡献是,像皇帝的新衣故事中间的小孩,说穿了中国传统文明的漏洞。因此,他们被看作是大逆不道。不过,一旦认出了地球是环绕着太阳转的,再要肯定太阳是环绕着地球转的,就非常困难了。同样,一旦认出了汉字既是宝贝、又是包袱,再要肯定汉字只是宝贝而不是包袱,也就非常困难了。

中庸之道

改革主张有激进和温和的区别。激进主张认为,汉语不行了,要改说万国通话;20世纪用汉字是时代错误;汉字必须废除,改成某种拼音文字。瞿秋白受了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肯定文字有阶级性,汉字是地主阶级的文字,跟无产阶级格格不入。愤激的鲁迅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温和主张认为,废除汉字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可行的办法是:整理汉字,减少它的学用不便,制订一套表音字母,用作汉字的帮手。20世纪20年代就从事新语文运动的叶籁士提出,整理汉字要实行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历史永远是在矛盾中前进的。有古无今、厚古薄今是不成的。有今无古、厚今薄古也是不成的。唯一的前进道路是厚今而不薄古。这就是认清汉字的两面性,使技术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各得其所,在两难之间,取中庸之道而前进。

1997年修订

时年92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