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硬能力崇拜

 

这是一个曾报道过的令人心酸的故事。家里来了客人,孩子的妈妈让5岁的女儿回里屋背唐诗,自己在客厅招待客人。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抵御外屋热闹的诱惑,自己在里屋背诗?她当然会“人来疯”。客人走后,妈妈的愤怒终于爆发:“你现在不学习(一定会输在起跑线上),将来被社会淘汰怎么办?”激怒之下下手过重,孩子竟不幸被打死了!

类似这样的硬实力崇拜现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朋友姐姐家有个16岁的儿子。由于他妈妈一直注重营养和学习,所以,这孩子长得很高很帅,同时成绩优秀,家人都为他骄傲。有一次,朋友带自己5岁的孩子到姐姐家吃饭。饭桌上,这位16岁的大哥哥没有丝毫不安地把整盘排骨拿到自己面前全部吃光了,从始至终没有半点礼让5岁小弟弟的意思。而他的妈妈,看到儿子这样能吃,想到他会长得更高更帅更聪明,心里被得意塞得满满的,竟然不觉得自己的孩子有任何不妥……

1990年,单位来了一位国内排名数一数二的名校名系毕业的高材生,人人都喜欢她的聪明和美丽。可是,没过多久,她的表现就让大家目瞪口呆。本来大家很不理解这么一个名校优等生怎么会表现如此差,后来看到她的妈妈就明白了。这个妈妈认为自己作为母亲:第一,把孩子生得这么漂亮,又养得身材高挑;第二,把她培养上了No.1的名校名系。这说明自己对孩子的养育实在是再成功不过了,任何工作单位理所应当给她这样“出色”的女儿一个让她满意的前途和工作环境,工作中发生任何错误,都一定是别人的问题。现在很多家长有这样的误区,觉得孩子学习够好,长得够高够帅,总之,硬实力够强,自然会前程似锦……

引发硬实力崇拜现象的就是那句著名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仅热衷胎教,出生后还要求月嫂在换尿布时给孩子背唐诗,以便抓紧时间让孩子在起跑线“奔跑”;幼儿园、小学生就更不用说了……人们完全忘记了人才培养除了硬功夫,更需要软实力!注重早期软实力开发的智博父母在孩子身上下的功夫,特别值得正在全力想赢在起跑线上的父母和孩子参考。

早在2005年,新华网就发表了一篇文章——《大学生“软实力”不足导致就业难》,文中很不客气地指出:听起来是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可能比不上一个高中毕业的老员工,主要原因就是“软实力”不足。

那么,什么是软实力和硬实力呢?19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教授提出了很有影响力的“软实力”概念,从此被人们在各种领域广泛引用和扩展。一般来说,硬实力是达到各种考证考级考试要求所具备的实力。软实力则是课堂和各种考证考级都无法涉及和检验的能力。硬实力是可以复制的,它们无法让你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如果单单具备这些能力,即使你很出众,在三四十年的工作经历中,还是会难逃被替代、被淘汰的命运。软实力则会彰显你的 “不可替代”。创新能力、自我发现能力、体育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当众演说能力、个性塑造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都属于软实力。

2008年,欧美很多媒体把约书亚·庞称为“英雄”。他作为名校毕业的银行家,在金融危机中失业后,放下身段,身披“求职三明治”,走在华尔街上公开找工作。这位5个孩子的爸爸很快就在大裁员的悲凉气氛中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名校背景没有让他保住工作的情况下,创新、勇气等软实力使他再次成功。可惜的是,家长和孩子们长期应付学校的成绩和课外辅导班的作业,对软实力的培养却被严重忽视了!而缺乏软实力的结果是:其硬实力成了“纸上”能力。

近年来人们强调的“赢在起跑线上”,实际上是在硬实力或者知识学习方面的早期过度开发。真实的人生不是赛跑,如果一定要和赛跑比,也更像跑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没有人看重在马拉松比赛中是否能“赢在起跑线上”!

小时候仅仅成绩差,其实并不一定会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影响,可怕的是,因为成绩差导致的被歧视、被抛弃的颓丧感,更可怕的是,认定自己输在了起跑线上就输掉了人生,进而从根基上动摇了孩子的自信!

现在已经非常自信的于智博,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于智博去美国后又不幸再次陷入底层……但是,他最终一步步爬上来了。“输”远远没有高喊口号的人说得那么可怕。这也是他把自己的经历和盘托出的意义,他将实实在在地给那些在老师和同学眼里“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打气,也提醒那些“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于智博能够成功,他的成功能够复制,意味着每一个有个性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有潜力的人才。

智博的经历还告诉你,真正的成功不是考上名校,是找到自己的最佳匹配,按照自己的个性设计人生规划并实现它。拯救中国男孩确实有可操作的路线!

好孩子不是“培养”出来的,是“放养”出来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