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面临十面埋伏

 

2010年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自2010年1月18日起,央行将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10月以来中国央行首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虽然此前不断有一些消息传出来提前预警,但是央行调整还是远快于市场的预期。而此前国内外市场普遍认为,央行最快也要明年第二、第三季度才会动用利率及准备金率手段。 

其实此次上调准备金率之前,央行已经有多个回笼货币的举动。

1月7日,央行第19周首次上调三个月期票据利率。同时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1770亿元,实现净回笼资金1370亿元,明显加大回笼力度。

1月12日,央行还开展了正回购操作,交易量增至2000亿人民币,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由此可见,央行正在频频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货币。

还有专家估计,本次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因为过去两年货币供应量过大,而新年第一周信贷过快增长,因此警示银行不要在年初冲信贷。据媒体报道,新年第一周银行信贷规模大幅攀升,业内预计当周新增信贷或逾5000亿元。此外,12月份出口恢复再次确认了实体经济的复苏,这也为货币政策的调整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一出,马上引起轩然大波。国际上都在担心中国政府要逐渐终止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的积极政策,因为如今的中国就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一旦这个最有潜力的火车头刹车,那么全球经济的复苏脚步也会放缓,甚至驻足不前,全球几个大股指纷纷应声下跌。一时间,不确定性因素仿佛又要笼罩不景气的经济。

在中国国内,也是一片担心声音,央行上调准备金率短期利空市场,肯定会引起股市出现下跌。马上就有专家分析,此次上调准备金率幅度较小,对资金面压力并不大,不会对市场产生很大影响,另外就是上调准备金率恰恰反证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复苏,这对市场来说是一个正面的信号。 

国际外汇市场对央行的举动也迅速做出了反应。投资者高度关注全球经济风险,大量资金纷纷寻找避风港,再一次推动美元走高。他们担心中国为经济反弹降温对澳大利亚经济造成冲击,直接导致澳元下挫,商品期货市场也未能幸免,呈现普跌局面。当天纽约市场油价下跌1.73美元,收于每桶80.79美元,跌幅达2%。与之相对应的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也出现大幅下跌,其中交投最活跃的2月合约每盎司下跌22美元,收于1129.40美元,跌幅达1.9%。

然而针对市场对刺激政策“退出”的担忧,具有政府背景的人士表示,中国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并不意味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改变,因为中国刺激政策并未实质性退出,这只是央行为了控制信贷规模,防止流动性过度充裕,施行管理通胀预期所释放出的一个信号。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一般商业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在经济政策中,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达到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举个通俗的例子,如果央行规定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0%,那就是说金融机构每吸收储户10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100万元的存款准备金,而用来发放贷款的资金最大也就是900万元。一旦央行为了宏观调控,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0%,那么金融机构的可利用资金就降至800万元。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储户的正常支付。

央行此举也是为了给愈演愈烈的人民币升值问题降温,通过回笼货币,给国内市场适当降温,避免将来有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近两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向市场直接和间接投放了几万亿元人民币,在刺激经济的同时,也造成了国内资产的泡沫。近期中国的楼市不断飙升,固定资产价格也非理性上涨,导致各行业都面临着较高的成本运行,将来不可避免的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因此央行未雨绸缪,提前预警,用有效的手段,合理调控,使经济在平稳中前进。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