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亮剑金融江湖(4)

 

然而实事求是地说,那个年代的华尔街,主要还是富翁们的俱乐部,桑迪做的那点生意,放在整个华尔街里看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富翁们投资股票,金额之大是一般零售客户无法企及的,因此他们只盯着利润薄而稳定的蓝筹股,很少理会那些不知名的小公司。也难怪,这年头骗子太多了,圈一笔钱然后宣布倒闭的公司也不是一家两家。但是许多零售客户不怕这个,因为他们也只会拿收入的一小部分投入股票,即使赔了也没什么大不了,运气好的话还能赚上一笔,但富翁们对于这种小打小闹的投机行为向来是很不屑的。越是有钱人,对待钱的态度就越是谨慎,因此围在乌烟瘴气的赌桌前声嘶力竭、汗流浃背的永远都是那些撑船、打铁、卖豆腐的穷苦汉子,很少看到满身绫罗绸缎的富家公子——他们不是不好赌,而是喜欢到更隐蔽、玩得更大的地方去赌。

玩大的也好,玩阴的也罢,您爱去哪儿玩去哪儿玩,赌桌上缺了您照样火爆。要说起来,桑迪他们的运气还真不错,因为就在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零售客户好像突然变多了。我们知道,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虽然和60年代比还差一些),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4%,国民生产总值由1953年(朝鲜战争正式结束)的4.128亿美元,上升至1960年的5.037亿美元,人均年收入也达到了1.883美元。换句话说,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多了,因此也就更有兴趣到股票市场里转一转了。

其实市场的这种变化,早在桑迪刚入行时就已经初见端倪,只是他当时没有意识到,而一些行业中人早就察觉到了这个变化,推出了一种叫“互助基金”的东西,说白了就是组织大家团购同一种股票,这样金额大收益大不说,手续费也只掏一份就够了,真是创意无极限,不服不行!但是,基金之间也有竞争,他们争的是资金,靠的是盈利能力,如果一种基金只会买蓝筹股,那真是一件挺没出息的事,客户也迟早会因为油水太少而携款转投他处。因此,那些基金经理们不仅竭尽全力地亲自挖掘有可能暴涨的股票,还很乐意和具有强大分析能力的经纪公司合作。我出钱,你献计,有钱大家赚,好说好说。

有了零售客户和基金的市场需求,又有了“柜台交易”市场这个盛产潜力股的沃土,技术分析一下从鸡肋变成了财富之门的钥匙,桑迪稳坐钓鱼台的背后奥秘也就在于此。

桑迪是个天才吗?或许是吧。至少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乐于动脑筋的人,即便没有选择股票经纪这一行,他也能另辟蹊径,发现一条与众不同的生财之道。

我们说了半天,其实都是纸上谈兵加事后诸葛亮。在当时看来,桑迪做的这些努力都在暗处,很难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潜力股的爆发也需要一些时间。在另外三人忙里忙外、四处奔波的时候,桑迪竟然只在公司坐着,这肯定会引起他们的猜疑和反感,只是桑迪也在利用原有客户为公司创收,矛盾才没有表面化。桑迪向他们解释过自己做的事情,也汇报过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是只得到了同伴们充满敷衍的冷淡反应,从没有在他们的眼神里读出一丝发自肺腑的真心支持。还是那句话:既然不能创收,你搞技术分析有毛用啊!

桑迪快要熬不住了,牛排和龙虾似乎也远没有以前好吃了。

1960年年末的一天,CBPW接到了一个从弗吉尼亚打来的电话。对方名叫内德·约翰逊,是富达管理与研究公司(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的分析师,指名道姓地要桑迪接电话。

电话转了过来,桑迪拿起听筒:“你好,我是桑迪·韦尔。”

“你好,韦尔先生,我是富达的分析师内德·约翰逊。我经常阅读你的分析研究报告,并且采纳过一次,获利颇丰。我想和你商讨一下长期合作的事情。”

对方喋喋不休地对桑迪表达着敬慕之意,桑迪从容应答,另外三个合伙人面面相觑。要知道,此前四个人可是连做梦都想做机构业务的啊。不一会儿,桑迪挂掉电话,跷起了二郎腿,冲着同伴们笑了笑——先前是谁说技术分析没用来着?

被刮目相看的感觉,真好。

在谈来了一个稳定的机构客户之后,桑迪在公司的地位直线上升,当然了,总共就4个人,升也升不到哪儿去。然而这件事给桑迪带来了巨大的信心,也让其他合伙人心服口服地承认:技术分析确实能够成为吸引机构投资者的法宝。从那以后,桑迪可以安心地在办公室阅读那些粉色文件,再不用担心背后有人指手画脚、指桑骂槐了。

与此同时,总统竞选的结果也揭晓了,约翰·F肯尼迪以微弱优势获胜,投资人的顾虑立刻烟消云散,股市自1960年底开始强力反弹。到了1961年年底,道琼斯指数飙升至725点,创历史新高。借着这股东风,桑迪越战越勇,依靠技术分析这项独门绝技,又为公司带来了好几桩生意,并大获成功。客户们因此赚了钱,CBPW也因此获得了“技术分析精英”的光荣称号,开始在华尔街小有名气,当然了,只是“小”有名气。

1961年,CBPW的年利润达到了336万美元,这使得桑迪可以在转年春天拿出6万美元,在长岛买下一栋房子。一家四口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这还没完呢,好戏才刚刚开始。

1963年的一个周末,桑迪在家中接待了一个老朋友。这位朋友只是路过,顺便登门拜访。

“最近忙吗?”朋友和桑迪闲聊。

“还好吧,你呢?”

“我?别提了。天天加班还不给加班费,真应该去工会告发这个吸血鬼工厂。”

“这说明你们的产品销路不错啊。”

“可不是嘛,这批产品销路出奇得好,基本上是产多少卖多少。”

“什么产品这么紧俏啊?”

“手表。不过这可不是普通的手表,是用电子元件制造的。”

“听上去挺新鲜的。对了,你们公司叫什么来着?”

“不是告诉过你嘛,叫布罗瓦公司。”

“哦,哦,是吗,不好意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