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突然遇到“外创”,造成失血过多,危及生命的时候,当市场不知真情,以为别国金融体系的信用危机现象迟早也将会发生在自己本国金融体系内,而造成了恐慌性的“防卫”举动的时候;一国政府为了防止金融体系因突发性失血过多而造成死亡的危险,毫不迟疑地修复伤口,及时输血,提升市场的信心,这对尽早恢复健康的金融体系的功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金融体系自我造血的功能已完全丧失,那么,靠外部输血来维持脆弱生命的代价,就自然无法想象,也令人无法接受。
2008年与美国经济及金融关系密切的国家,几乎都和美国一样,其政府都采取了上述对付流动性危机的应急措施。尤其是2008年9月,美国政府启动了大萧条以来最为庞大的金融体系救助方案:首先,它动用了500亿美元的资金,为防止货币市场基金可能出现的赎回风潮进行信用担保,因为事实上,自雷曼兄弟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开始,投资者就已经从货币市场基金中赎回了890亿美元!其次,限制对799只金融股的做空行为,以保证市场健康运转所需要的流动性。再次,美国政府又拿出5 000亿~ 8 000亿美元,效仿1989年解决美国储蓄信贷协会因房地产市场萧条而造成信用危机的做法,成立救助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为了与1990年的RTC机构加以区别,美国学者称此次的RTC为“RTC2”),接管美国主要金融机构的坏账资产,以尽快恢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防范大众“挤兑”风潮的大面积扩散。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产价格向其内在价值的回归,政府再慢慢消化这些从间接金融体系中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
中国也是如此,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来缓解;而对市场的流动性,则让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其他央企来回购它们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占举足轻重地位的股票。尽管采取的都是针对流动性的措施,短期效果也十分明显——各国标志性的股价指数都连续上涨,但是,救市行为是否能力挽狂澜,驱除阴霾,目前还很难下定论。因为这场风暴,不仅仅是流动性危机,也不仅仅是几家金融机构资不抵债的问题,而是整个金融体系出现了“百年一遇”的信用危机!
人们看到的是这个金融体系已经病入膏肓,通过“挤兑”和缩减开支来捍卫自己的财产;而当时还活着的金融机构,则意识到这个金融体系自我修复和再创流动性的功能几乎完全丧失,所以,出现了可怕的锁住自己的流动性的“惜贷”行为,这样就会抵消政府救市的效果,进一步恶化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企业业绩严重下挫,就业问题日趋紧张。更糟糕的是,一直以来,美国的金融体系是全球最成熟、最吸引国际资本的地方,正是因为其金融体系的绝对强势,才能维持美国消费透支、外债高举的经济结构。当外资机构也开始意识到美国经济岌岌可危,不愿意让自己的财富在美国市场打水漂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美国政府要求“外援”注资的计划屡遭失败,“大而不倒”的神话开始动摇。
为什么一场仅仅发生在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危机会有这样猛烈的冲击效果,以至于让金融体系发展失衡的格局摇摇欲坠——让依靠美国成熟的金融市场来管理其他国家外汇财富的分工局面,以这些国家遭遇惨重的损失和美国金融体系恐慌性的震荡而告终?对此,一部分观点认为,一直过度依赖美国金融市场的海外资金,一旦出现恐慌性的大逃亡,那么,美国负债的经济结构就一定会解体。而因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倒下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更加暗淡。事实上,如今欧洲和亚洲这两大经济区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衰退征兆。但是,另一部分观点认为,外国资金的撤离一定会推动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进程,这样有利于约束美国透支消费文化的恶性发展,有利于其他地区扩大内需政策,有利于缓解世界经济失衡的格局,从而从根本上防范今后全球性的金融大海啸悲剧的重演。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的根据,这就是2008年各国金融市场迷茫无措、陷入两难选择的根本原因!
当时最让人坐立不安的是:在美国国内,金融大海啸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还会延伸多久? 在其他国家,它的传染效应是否会“盖”过各国政府为捍卫自己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所作出的努力? 至少各国政府已经感到在如今金融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很多以前管用的救市方法已经越来越不灵验了,大家都在高度紧张地寻找新的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法。接下来,我想回顾一下到2008年9月为止美国政府应对这场危机所采用的处理方式,这对我们展望未来的市场动荡局势和加强我们的危机管理意识会产生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首先,此番美国政府接管“两房”和大规模注资美国国际集团,看上去似乎是美国政府“无奈”的选择,但是,如果默认它们死亡,就可能会导致美国金融和社会体系更大的混乱。它们的正常运营与否直接关系到美国经济的发展态势,甚至是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健康走势。因为这些机构都承担了不可小视的“社会责任”。尤其是“两房”的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几乎接近整个美国信贷市场规模的一半,达5万亿美元之多。其中,3万多亿美元资产由美国各类金融机构所持有,而1.5万多亿美元资产则由外国投资者持有。但是,美国政府并没有解决这些机构未来业务可能再次陷入困境的问题。一些美国学者认为,救市行为只是在拖延华尔街进入坟墓的时间。所以,对于外国消费者和投资者而言,最为关键的是美国金融体系的造血功能是否可以恢复,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元气,如果陷入一个较为长期的、低迷的外部环境,我们能否自立,能否摆脱依赖,摆脱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