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贷款对象并没有很好的资信记录和抵押资产,而且,这一客户层的贷款规模比起商业信贷要小得多,所以,通过贷款机构自身信息处理来识别借款人的资信能力,进行差异化贷款,成本巨大,几乎不太可能。另一方面,采用标准化的风险定价方式设计贷款条件虽然风险控制的前期成本较低,但是,事后违约率还是较高。所以,这些贷款机构就很自然地会去选择“资产组合”的战略去分散风险:只要不断增加贷款数目——采取信贷扩张的战略,那么,对贷款机构而言,这种组合后的个别风险就会得到很好的分散。也就是说,个别的损失可以通过在其他人那里获得的高利润而冲销。另外,这一特殊客户层也完全可以利用贷款机构的这种自我膨胀的动机,利用资信要求不高的这种贷款特征,合法地隐蔽自己高债务的状况,并不断地从不同的次级按揭贷款机构那里获取特殊贷款。只要利率水平不断下降,房价不断上涨,他们就可以借“东家”钱还“西家”债,进行无风险套利。这样很容易引起过度贷款(借款),造成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升级,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使这种自我膨胀式的风险“逃避”机制不断激化。
但是,一旦利率上升或房价下跌,借款人的套利活动就无法获益,资金链就很容易断裂,个别风险和系统风险都会同时增加。也就是说,因为存在上述自我膨胀式的风险“逃避”机制,所以,一旦无法逃避,造成的损失要远远大于正常的消费者信贷。而且,这一特殊客户层事后的财富状况无法进行再确认,当事人之间的事后风险分担几乎不可能。如果贷款机构事前就认识到这一业务的内在特征,就会有强烈的动机去分散事后的巨额风险。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些机构为什么那么积极地利用资产证券化工具的根源所在。
2.“过度竞争”使差异化服务的优势无法体现。
1997年开始,传统的商业银行为了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再次进入次级住房按揭贷款市场。它们以自己优越的信息处理能力、较高的风险准备金和富有竞争力的低息贷款条件,“占有”了这一市场中“较为优质的客户”,大大降低了信用风险。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这一市场的一些专业次级按揭贷款机构,因为失去了这批“优质客户”,上述自我膨胀的组合战略受到了莫大的冲击。结果在残酷的竞争面前,它们无法通过差异化的定价来分散“逆向选择”所带来的性质严重的个别风险,使自己不得不面对破产和被收购的结局。
尽管如此,这一市场的准入在过去的几年中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主要是因为一些劣质的贷款机构滥用资产证券化的工具来降低融资成本,并采取低息战略与优质金融机构进行恶性竞争,结果,整个市场的定价机制受到扭曲,差异化高质量服务的成本无法负担,信用风险越积越大。但是,当宏观状况(房价上涨、利息下调、证券化资产的收益有增无减等)有利于这一市场的发展时,过度竞争导致的信用风险的膨胀问题就暂时被掩盖了。
3.现有的监管手段无法适应“风险定价”的贷款管理模式。
对于通过合理的风险定价来提供贷款服务的这一新模式,监管部门缺乏很好的事前监管方法。因为没有抵押资产,没有连带保证,无法信息公开,所以,监管部门只能通过事后的贷款机构财务状况的好坏来加以判断,并由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敦促破产清理、积极促进并购等。但是往往这类贷款机构都在积极介入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因此,财务状况也很难及时反映出它们当前贷款的质量。直到发生资金链断裂的现象时,监管当局才如梦初醒,可惜已为时过晚。自我膨胀式的“风险逃避”这一次级按揭贷款特有的“激励机制”,酿成了系统性风险爆发的严重后果,它让政府当局为稳定金融市场而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次危机的重灾地虽然目前还控制在住房购置按揭贷款业务上,但系统性风险会破坏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的信心。这可以从欧美股市和汇市的跌宕起伏中感受到。所以,不能排除风波会蔓延到整个面对“没有正常信用能力”顾客层的信贷业务上的可能性!“流动性过剩”时代完全有可能出现“流动性消失”的危机!我们从下文的次级住房按揭贷款的衍生债券上,更能领略到金融创新活动的威力:它可以做到在很短的时间内,“放大”流动性,也可以“抽干”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