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
——蔡锷《曾胡治兵语录·诚实》
【译文】
知道自己有过错的地方,就是立刻自我改正,丝毫不要有吝惜的心态。
【笔记】
古人最推崇知错能改的品质,不偏执,不用一个失误导致一连串错误。所以,《周易》中有“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说法。
曾国藩是一个从山村里出来的知识分子,经验匮乏,成功无一不是在试错的经历中获得的。因此,知错能改,就成为他的优秀品质。而且,曾国藩乐于求己之错,乐于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他在纠正自己的错误方面,积累了两个重要的方法:
一是善于自我反思。曾国藩通过每日记日记、在自己居室贴自警的字幅等方式,时刻提醒自己要反省错误。尤其是记日记,曾国藩将这一习惯保持了终生,日日不断,这种毅力堪为楷模。毛泽东早年曾经认认真真地抄写过曾国藩的日记,以期获得像他那样自我反省的能力。蒋介石也师法曾国藩,保持着终身记日记的习惯。
二是善于向师友征求自己的过失。曾国藩早年外出求学时曾经发过誓,要重新做人,毋为禽兽。因此,他向自己的老师和朋友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对他有任何的意见都表达出来,以促进自己改进。朋友批评他,他总是谦虚接受,从不恼人。
持续的改进能力,是管理者应该意识并且加以强化的重要管理素质。管理者自身要明确地认识到,对问题的监控和改进工作,不只是一件工作,而是一种敬业、尽责、利于企业或事业发展的职业精神和文化。
【行动指南】
改进每一个出现在你面前的问题,丝毫不要有懈怠和吝惜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