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庄家的题材炒作(3)

四、题材炒作的真相

(一)炮制题材

炮制题材是庄家的信息战手段之一。由于这一方法效果好,一直为各路庄家所采用,其内容可谓五花八门,可以是市场上热炒的题材,也可以是重大事项。

庄家炮制题材的手法很多,如通过交易方式给上市公司输送业绩,进而与上市公司勾结推出高送转的分配方案;协助上市公司介入市场认同的热门领域,如“5·19”行情大批庄股纷纷与网络结缘,2009年甲型H1N1流感行情炒作,庄股又纷纷开始与“甲型H1N1”沾边。很多形式的资产重组事实上就是完整炮制题材的过程。

(二)源自炒作与投机

股市炒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投机的过程。股票投机是股票市场的必然产物。健全的股票市场,既需要长线的投资者以保持市场的稳定,又需要短线的投机者,以活跃股市。因此,投机不可缺少,适度的投机是市场的催化剂,有利于市场的兴旺活跃,但投机也会给股票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尤其是投资者的目的都是投机的时候。

大家都见过洗衣服时候的泡沫,真是七彩绚烂,可轻轻一戳破,就什么都没了,过渡的炒作则将形成泡沫。

1711年,英国的南海公司发明了这种成人的泡沫游戏,当时英国的经济正处在全盛时期,私人资本膨胀,储蓄增加,投资机会不足,大量的闲置资金正在寻求出路。

南海公司发行股票后,因为其奴隶生意做得非常好,以至于公司的业绩很好,很多人就以为买他们的股票可以挣钱,于是就争先恐后地购买,而且股票的价格也是疯长,可是到了1922年,南海公司自己都觉得股票的价格实在是太离谱了,与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丝毫不沾边,于是老板和员工率先抛售股票。南海公司很快就倒闭了,那些股票自然分文不值,给广大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后来就有人称这个事件为“南海气泡”。一个容易起来,也容易破碎的泡沫,再恰当不过了。

虽然有“南海气泡”的前车之鉴,可对金钱的热爱,依然挡不住人们重蹈覆辙。

300年后,世界各地的人都还在热衷于追求这个气泡,在中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1993年的“宝延事件”、新世纪初的“网络风潮”都是这个气泡的后来者。

在中国,股市制度远未成熟,也不规范,因此投机者在中国的股民中占了相当大的部分,他们买股票时不分析股票的净资产、公司的经营状况、赢利水平及发展潜力,而是仅仅停留在打听是否有庄家,是否有题材,于是造成了同类股票、同样赢利水平而股价却相差悬殊的特殊股情。一些业绩好、潜力大的公司的股票经常被遗忘,而一些赢利只有几分钱甚至是亏本的企业的股价却被炒得天高,股票的价值与价格内在的关系被严重地扭曲。这些都是盲目的投机行为惹的祸。

五、题材炒作的应对

对于庄家信息战中花样繁多的题材炒作,投资者首先需要分析题材的真假。在题材的分析中,可以分析上市公司的各种公告和报表。但最好的方法是拿题材来与盘面比较,看盘面是否支持该题材的存在。对于真正的炒股高手来说,根本用不着整天打听什么消息,一切都在盘面上清楚地反映出来了。

某个题材到底能给盘面造成多大的影响,那不决定于题材的情况,而决定于盘面当时的处境。盘面的反应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盘面的状态就是指目前供求关系的状态。比如说一根火柴能否引起森林大火呢?不一定,那不决定于这根火柴,而决定于森林的状态。市场也是这样,气氛有高有低,人气有旺有衰,同样的题材投入到市场中,反应常常因时而异,这就是市场的微妙之处。只有懂得了题材与市场的这种关系,就等于站到了市场之上,置身事外来分析市场的反应。

反过来,通过市场对题材的反应,也可以看出目前市场所处的状态。一个对坏消息毫无反应的市场无疑是个强势市场,而一个对庄家鼓吹的种种利好题材没有什么反应的市场是弱势市场。在牛市中,即使庄家不去鼓吹,投资者也会自己去发掘。所以题材是借口,市场状态才是关键。

说白了,题材的真假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市场的反应、题材的号召力、跟风者多不多。即使庄家炒作出了“公鸡会下蛋”,只要市场积极反应,跟风者云集,同样能制造机会。因此,投资者此时可适当地利用题材,在庄家的信息战中打个漂亮的阻击战。

例如在当年的5·19网络科技股炒作中,笔者当年就身居其中,记忆深刻。在1999年的5月19日,中国股市在历经1年的大调之后发生井喷。一场以网络、科技股为主导的“5·19”行情突然降临A股市场。1999年后,股市就迎来以网络为首的高科技风暴。上市公司触网忙,无论真假,只要名字沾上“数码”或者“网络”两字,股价就会扶摇直上。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01年。

在这场网络科技股炒作中,当时不少的题材股都是庄家挖掘的,与当时的热点“网络”基本不挨边,甚至众多公司纷纷改名为网络、科技公司,以迎合市场的炒作。但笔者当时就根据市场的反应及跟风程度,大胆地利用庄家的炒作坐了一回轿子。现在想来还颇为得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