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

 

现在,酷暑、暖冬非常常见,凉爽的秋季、寒冷的冬季好像越来越少。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阳气升多而降少,万物升发有余而潜藏不足。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一丸红日高悬天空;“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一息真阳下藏丹田(小肚子)。作为生命个体,“阳气贵降不贵升”,阳气一定要降下来,才能形成脏腑躯体结构,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才能在“天人合一”中独立为“人”,否则就羽化、气化、融和在天地之间,谈不上个体生命了。

图1

太极图(见图1)中的阴阳鱼形是那么柔软和谐,渐升渐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抱,首尾相连。人体也是这样,阴阳不能冒头,一冒头,不是寒就是热;五行不能冒头,一冒头,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就打乱了。

虽说生命的本质是一股有形的阳气,但是这股阳气应当是柔顺温煦的阳气,而不是亢烈桀骜不驯的阳气。阳气不能总是升发不降、居高不下,生命形成、生命自稳、个体维系更讲究阳气的沉降收藏。

气候变暖致使自然界阳气升多降少,对五脏影响很大:乱心神,上肝火;肺、肾“失道寡助”,肃降、潜藏不能充分得到秋凉寒冬的“天助”。人体阳气该降不降,就是“内奸家贼”,搅得人不能安生。阳气不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的位置,分布不均匀,总是升多降少,漂浮在上面而引起上热,常见心烦失眠、口干口苦、口疮口臭、头涨痛、血压升高、疮痈肿毒等;下面则会阳气相对不足,形成下寒,常见畏寒怕冷、夜尿、骨质疏松、不孕不育、闭经痛经、腹泻便烂等。

按理说我们现在天天吃肉,能量摄入只多不少,阳气不该虚的。那么多阳气究竟跑到哪里去了?我觉得是阳气分布严重地不均匀。天人相应,人也过度温室效应了,上自热而下自寒,阴阳分离脱节,不能柔和相抱。

2009年1月的《羊城晚报》头版有条消息,说人工受孕已经排到2010年12月了。那就意味着2009年1月开始排队,要到两年以后才能轮上。现在不孕不育者非常多,人类生育繁衍功能明显减弱。不孕不育,以前中医多是按照宫寒精冷、阳气不足论治,而现在则多是阳气不守位、分布不合理、该降不降才下寒,而影响生殖繁衍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