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圣(二)(1)

1

孙武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家中,整个晚上闷闷不乐。吃过晚饭,孙武很早就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睡,想着近几天的发生的事情,颇不痛快。父亲不同意自己学习兵法,连征兵官都不让自己报名……

突然孙武想到了什么。那天征兵官不让自己报名,却不说理由,而自己和他也素不相识,更没有任何瓜葛,没有任何理由从中作梗。难道是有人指使?那么这个人会是谁呢?孙武忿忿地想:全齐国反对自己的参军的人只有一个,父亲!一定是父亲做的手脚!想到这里,孙武气愤的一夜没睡。

第二天一早,孙武顾不上梳洗直奔父亲的书房——父亲每日早读,此时必在书房。果然孙凭正在书房看书。

见了父亲,孙武也不行礼,劈头就问:

“为何要暗中作梗,阻止我随军出征?”

“你报名从军可曾跟我说过?”父亲的语气也很严肃。

“不曾。”孙武理直气壮地说道。

“此等大事,你不先征询我的意见,我未责罚于你,你倒先怨怪起我来啦?”孙凭摆起了家长的架子。

“纵是征询,也是枉然。我早知你不会答应。”

“既如此,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外敌来犯,齐国堪忧。儿从军抗敌,报效国家,有何不对?”

“本没什么不对?只因你是我儿,便不能去。报效国家,未必非要征战沙场,以身殉国。自古两军开战,必有死伤。万一你有个闪失,我孙家岂不是要断后?”

“若齐军将士各家家长都如你一样想,齐国就只能坐以待毙,任人宰割了。”

父子俩正闹得不可开交,帘子一掀,进来一人。不是别人,正是孙书。老人家显然已经从先前的事情中恢复过来,神清气爽,手里挽着一把旧了的弓。父子二人的争吵,孙书都已听见,此时插话对孙武道:“老子惜念儿子的性命,乃人之常情。你爹这么做,再正常不过啦。”随后看了孙凭一眼,话锋一转,“我可没说他是对的。”

孙书正色道:“家国逢难,男儿自当置生死于度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纵然血溅沙场、身首两处也是死得其所,可歌可泣!吾孙有此豪情壮志,不愧是我孙书的后代!好得很,好得很!”

孙凭见祖孙俩一个鼻孔出气,也没奈何,“好好好,我贪生怕死,我恋慕安逸。是我辱没了孙家慷慨壮烈之风,你们祖孙满意了吧?”嘴上说着,手里接过孙书拿着的旧弓,端详几个来回,但见那弓,弓型虽然不错,但表面的漆皮多处脱落,护手处也破败不堪,弓弦也没有了,不仅啧啧嘴,叹息地说道:“爹,你这把弓实在是太老了,恐怕是拉不开了,还是藏起来的好。”说着离开了书房。

孙凭的弦外之音令老人家心生闷气,愤愤不平道:“当我听不出他的弦外之音?哼!你爹是说我老了,该赋闲颐养了。你说,我老了吗?”

“老?老……亦弥坚。爷爷在我眼里,永远是精壮勇武的。”孙武了解爷爷的脾气,净挑好听的说。

4

边界,战斗已经打响。国范、高鸷率领齐军迎住晋燕联军,两军对垒,展开厮杀。晋燕联军并没有想象中的强大,与齐军刚一接触就败下阵来,齐军乘胜攻击敌军主阵,晋燕联军抵挡一阵之后,纷纷溃退。国范、高鸷看得清楚,皆面露喜色,两人相互吹捧,同时不忘嘲笑一番晋燕联军将领宣叔的无能,随后发出全军乘胜追击的命令。

传令官迅速将命令传至全军,一时间战鼓响起,战车隆隆向前,扬起遮天的尘嚣,齐军在一片喊杀声中冲向前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