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无法对你不残酷(5)

你真的没有办法吗

陆晓娅

最近有个大学一年级的朋友说,他忙得快崩溃了。问他忙些什么,他说功课是一定要学好的,还要参加很多的校园活动。比如,学校要举办合唱比赛,他被选中了,要花很多的时间排练;学生会有很多的工作要由他来承担,包括自己职责内的,也包括很多本来应该由别人完成别人却没有完成的;还有社团活动,他已经放弃很多了,不能再放弃;还有老师交代下来的事情,也没有办法推掉……

听上去他已然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他可以任由他人主宰自己的行动,甚至让不同的“他人”把自己撕扯得支离破碎。

但真的没有办法吗?

当人们说“我没有办法”时,那潜台词是:我不能对我目前的状况负责,我的痛苦和麻烦不是我造成的,所以我也不能改变。

这就是“受害者意识”——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不需承担责任的位置上,内心感到无力和无助。

然而,“没有办法”不是人生的真相。无论何时,人总是在不断地面对选择,或者说,面对同样的情境,人总是会有一些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可能性。所以萨特说“存在即选择”。

既然我们是可以选择的,就别再说“没有办法”。我们要做的是把注意力从外部转回到内心,问问自己:“你到底要什么?”

当你不再说“没有办法”时,你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在,觉察生命的状态,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时生命的自主性和生活的主动权就回到了你的手里,你知道你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同时你也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可能的后果。你为自己的生命开启了新的可能性,你不再是受害者,而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

恐惧——拒绝未来的阳光

黄怀宁

失败的人有许多特征,在情绪上的特征就是:对未来恐惧,对现在抱怨,对过去悔恨。

恐惧源于无知,凡是我们没见过的东西,或我们的思维没有感受过的没有预料到的东西,都会增强人体的应激,当应激增强到能被个体意识到时就是恐惧,意识不到时就是焦虑,焦虑通过仪器可检测到。所以恐惧本身是客观的情绪,是有保护意义的,发挥着防御功能。

人的恐惧与动物的恐惧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动物的恐惧都有真实的对象,而人可以对心中的事物、对未来产生恐惧,此时恐惧已经是主观的,变成了一种认知,而不仅仅是一种情绪。也就是动物的恐惧在事发之时,人的恐惧在事发之前。正是这个原因,恐惧是我们的头号敌人!是第一失败情绪!怕字当头,必然行动不自由、不彻底,或者干脆取消一切行动。其实未来与现实一样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恐惧拒绝整个未来,而不分有利面还是不利面。

伏尔泰说动物有两点值得羡慕:一是无知,即他们对未来的不幸或困难毫无所知,二是评价,人对它们的描述它们无从理解。而这两点恰恰是人最最在意的,为确保万无一失或者说保全面子的最可靠保证,就是不行动,说到底害怕失败就是害怕丢面子罢了。仅仅是想成功的人每每被理想的风帆所鼓动,可一想到失败后可能出现的现实境遇,还是偃旗息鼓算了。从一点说,那些一定要成功的人反而进化得迟缓了一点。心理学家用试验证实,很多人摔了跤后,第一反应往往不是看哪儿摔着了,而是扭头看看四周有没有人,尤其是有没有熟人,这跟对儿童的观察一模一样,小孩子摔倒了,先昂起头看看有没有爸爸妈妈,如果有就“哇”一声大哭,没有就自己爬起来,但小孩想的不是面子而是撒娇而是寻求支持。

客观的恐惧是免不了的,一个人可以摧毁心中的一切,只要他活着,他就无法摧毁恐惧。一个智慧再高的人看到吐芯的巨蟒照样恐惧,看到从未见过的天外来客照样恐惧。但主观的恐惧是可以通过丰富经验和提高认知而消除的。丰富经验就是越怕行动越要行动,否则从何处积累经验?纵观成功人士,他们不是比你“会”做,而是比

你“敢”做,他们坚定的信念、强烈而清晰的目标能抵挡一切恐惧。卡耐基在《人性的优点》一书中提出了战胜恐惧的具体步骤。

1.问问你自己,可能发生的最糟的结果是什么。

2.详细地写下你的忧虑。

3.如有必要的话,接受这种最糟的情况。

4.写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所有方法。

5.决定哪种方法最好。

6.立刻去做。

7.对你认为糟的事情,平静地去加以改善。这七点其实只有两个核心:最坏打算+立即去做。立即去做让你恐惧的事,这是战胜恐惧的唯一法宝。美国有个名为琼斯的新闻记者,极为羞怯怕生。有一天上司叫他去访问大法官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