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前探寻(3)

当然一些人会忍不住地问道:“但是考虑到他们酿造的啤酒,为何他们还要操心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往往就需要一场演讲了,考虑到全部啤酒市场上口味的一致性,与其说是百威酿酒的功劳,还不如说是百威众多营销策略的成功。在过去数十年来百威、米勒和科士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广告,不可能不对人们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们的确做到了。

但是反对百威的主要论点是:一般普通的啤酒消费者都是门外汉,如果广告宣传足够强或者技巧足够聪明的话,他们无论是喝劣酒还是喝醋都会被骗得团团转。我自己并不赞成这种说法。我回想起曾经展翅高飞的斯利兹就因为用化学方法缩短其酿造周期来加快生产,结果导致产品口味的改变而丢掉了自己的领地。斯利兹的饮用者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能道出其中的差异,因此完全放弃了斯利兹;在世界范围内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也不能使其品牌再回到原先的位置。在我看来百威更可能是像可口可乐那样在众多的口味中找到了切入点――对绝大多数的口味专家来说百威的品质无可挑剔――并且通过多种方法熟练地利用了这一切入点。精明且猛烈的营销就是其中的一种手段。但是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势的分销网络,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在质量控制上,并且像在地区酿造厂和冷冻仓储等事情上投入了大笔资金。请大家不要忘记百威也会运用残酷的商业诡计,我等会儿详述。

毫无疑问,另外一方面是百威对手艺啤酒人的回击:如果你的啤酒很好,为何你只占市场的3%?先撇开一下,我在锚酿造公司的德国人梅塔格那里听到的很公允的评价:百威比在这地球上任何一个啤酒公司更能花钱。梅塔格是一位口齿清晰、言语朴实的人,他不会被错认为安豪塞-布斯的支持者或被错认为中庸的啤酒人(要么是最英国式的淡色浓啤酒啤酒,要么是清爽的德国啤酒)。但他直率地跟我讲:“瞧,绝大多数的人不喜欢啤酒花、麦芽啤酒”,而百威式的贮藏啤酒成为主流是因为“大多数人想要清爽可口的饮品”,贮藏啤酒是当然之选。梅塔格继续说道:“90%喝啤酒的人都是这么想的,10%喝啤酒的人有时也会这么想,有时他们会想要另外口味的啤酒。尽管事情在变化,但花所有的时间来获得10%的可能饮者在现在是不切实际的。”

另外一个我从百威对手那里听到的暗含原因是,无论大小公司都无法在公司和规模上与百威相媲美。但确实这是它的风格――“以大欺小”、“傲慢”字眼被一起或分开使用以描述公司混乱无礼的商业态度也是经常的事。公平地讲,大公司特定的规模与本质使它们面对各种批评时总能一一化解。去问那些反全球化主义者对于耐克的看法,他们会竭力地向你说:耐克是一家撒旦公司,剥削在血汗工厂工作的第三世界的脆弱工人;耐克公司则认为自己是精明且成功的高质量运动用品供应商。同样地,当我向百威的一些分销商和员工问及有关公司的批评时,他们也用“精明的商业机会主义者”来回避诸如“以大欺小、傲慢”等贬语。

不管如何,安豪塞-布斯对小型手艺啤酒人攻击的反应无疑是百威方式的明证。免得你认为百威人使得手艺啤酒人的动作被人忽视――毕竟,它只是相当于900磅大猩猩般广阔市场上微小的%的份额――再想一下。安豪塞-布斯公司投入生产了自己的手艺啤酒。目前,在麦克罗商标下,它生产一种叫海菲威森的美国化了的德国小贮藏啤酒,另外还有三种手艺风格的啤酒:麦克罗琥珀波可、麦克罗黑与褐、麦克罗蜜酒。百威生产且销往西部,在那里手艺酿酒商塞拉内华达酿造公司因热销其淡啤酒而拥有当地的啤酒爱好者,该公司卖一种名为太平洋岭的淡啤酒。并且百威已经买下了两个知名的手艺酿酒厂的少量权益,西雅图红胡克淡酒公司(30%的股份)和俄勒冈州波特兰维得梦兄弟公司(36%的股份),而协议的交换条件是允许上述公司的啤酒进入百威值得夸耀的分销网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