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苦战,刘邦所部剿灭了韩、魏、赵、燕、代、齐、雍等诸侯国,同时用消耗战消灭了项羽的大部分兵力,使项羽陷入粮尽援绝的困境。趁此时机,刘邦派陆贾赴楚营谈判,要求释放刘太公,但遭到拒绝。刘邦又派侯公为使,做出重大让步,“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签订了和约,终于迎回了刘太公和吕后。其时,楚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在内,已为汉军所占,此和约不仅要求刘邦归还楚地,还要额外割让大量土地,而项羽用两个人质换取这么大的好处显然不现实。所以说,项羽其实很愚蠢,在当时情势下,他最多只能要求收回本国土地,岂能贪心?再说靠劫持人质获此大利,徒然让自己陷于不义境地。而刘邦签约的同时,已经做好毁约的准备,即使他不反悔,他手下那些枭将如韩信、曹参、灌婴、彭越、英布、刘贾等,没有一个老实人,怎么可能乖乖地把所占土地让出来呢?结果可想而知,自然是群起而攻之。刘邦为了救父亲,甘担背信毁约之名,可以视为孝行。
刘邦称帝后,确定了“以孝治国”的理念,以尊老为尚,凡七十 以上老人,都赏给王杖,进官府可以不拜,还可享受其他福利。当然,早在受封汉王时,他就进行了“尊老”的尝试,成为颁布“县三老”制度的第一人。“县三老”的标准是年纪在50 岁以上,有修行,
能作为民众的表率。刘邦身为皇帝,每五天“一朝太公”,行跪拜之礼。后来,有人劝刘太公说:“皇帝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刘太公认为有理,当刘邦下次来拜见时,刘太公行臣礼,主动出门迎接,抱着扫帚,倒退而行。刘邦大惊,忙扶住父亲,问明详情后,决定解决国礼与家礼相互冲突的问题。不久以后,他下了一道诏书,“尊太公曰太上皇”,诏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刘太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从此,刘邦拜见父亲的同时也是儿皇拜见太上皇,国礼和家礼都理顺了。
但刘太公对在外乡当太上皇不感兴趣,反倒留恋家乡和家乡人,每天闷闷不乐。于是,刘邦仿老家丰邑的样子,建了一座“丰邑” 城,供刘太公居住,还把家乡人全搬来,跟刘太公共住。刘太公每日有老友、邻居相伴,这才高兴起来。
刘邦分封诸子侄时,还记得大嫂当年让他丢面子那件事,故意不封大嫂的独子刘信。大嫂不高兴了,跑去见刘太公说:“刘信是您的长孙,也是皇上的亲侄子,却没有封爵,天下有这个理吗?”刘太公便问刘邦是何原因,刘邦说:“大嫂不会做人。”刘太公说:“你大嫂守寡多年,带着孩子过活,挺不容易的,看在你大哥的面上也该照顾刘信啊!”刘邦见父亲发了话,即封刘信为“羹颉侯”。“羹颉”意为“肉汤没了”,给封赏也没忘了幽默。但刘信还真争气,在封地率百姓兴建七门堰等水利工程,“灌田三万余亩”,至今地方仍受其利。当地百姓感其功绩,给他升了一级,尊称他为“舒王”。
有一年,刘太公生日,刘邦叩拜祝寿后,给父亲敬酒,又开玩笑说:“您当年说我不如二哥会置办产业,现在您看我置办的产业如何?”
群臣们大笑,刘太公也咧着嘴笑了。
有人认为刘邦的话里有“小人得志”的意味,但究其心态,他也许只是表明:自己当年并未真正违背父亲的意愿,只是置办产业的方式不同罢了!
刘邦的孝道对后代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孝治国”的理念也传播开来。刘邦的第四子、汉文帝刘恒,即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他对母亲薄太后非常孝敬,从不敢怠慢。有一次,母亲病重,卧床三年,刘恒日夜守护在床前,母亲睡着了,他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服侍母亲服药时他总要先尝一尝,试试汤药苦不苦、烫不烫,然后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敬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崇尚孝道的风气日渐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