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黄瘸子的手艺是否有人传承?笔者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看官,确实有,在下也是费了很大周折才寻访到他的传人,此人正是黄瘸子平生唯一的徒弟,名唤金鼠。

金鼠本来是没有名字的,是黄瘸子去齐齐哈尔参加贼帮大会时,在街上捡来的。

那日,正逢正月十六。

做盗贼的也有忌讳:“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回到家。”

说的意思就是逢三、六、九的日子才是他们出门开工的日子。而逢二、五、八的日子一定得在家好好待着。其实,这种说法也只是图个吉利,当然,古人留下的不成文规矩,黄瘸子也得遵从。

话说那日,黄瘸子参加完贼帮大会后,在列车上收获颇丰。在齐齐哈尔龙江县下了车。

他戴着獭帽,穿着风衣,一瘸一拐地在街上逛着。

龙江的街上人群熙熙攘攘,黄瘸子在街上优哉游哉地逛着的时候,却发现这街上有一个七八岁在行乞的小叫花子,本来,这街上一个小叫花子没什么好稀奇的,可是,这黄瘸子偏偏就多瞅了两眼。

也怪这小叫花子跟黄瘸子有缘,黄瘸子的眼睛瞄到这小叫花子的手时,他的眼睛突然一亮。他发现小叫花子的手指生的纤细如筷子,黄瘸子的眼睛由这手指很自然地转到了他的脸上,发现这小子的眼睛也是贼溜贼溜的。不时地用警惕的眼神望着行人。

黄瘸子顿时便动了心思,他开始琢磨:要是这小子跟了我黄瘸子,入了我金手指门,绝对能培养出一代贼王。

不过,做这一行的很少收弟子,因为如果徒弟学艺不精,一旦掉了脚,蹲了大牢。那做师父的也是危在旦夕。因为一进局子,小兔崽子肯定扛不住一顿棍棒,指不定什么事都得招。但是这黄瘸子确实舍不得这么好的一根苗子,他想自己的手艺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是炉火纯青了,可是,如果没人继承,并且将金手指门的手艺发扬光大,那岂不是人生一大憾事?

思量再三,黄瘸子还是决定铤而走险收这个小叫花子做徒弟,打定主意后,他走上前去,给小叫花子的碗里放了十块钱。

在那个年代十块钱可不是小钱。

小叫花子抬头很感激地望了一眼黄瘸子,并连连说谢谢。

黄瘸子摘掉獭帽,露出一丝笑意,很关切地问了一句:“孩子,吃饭没有?大爷带你去吃红烧肉。”

他想将小孩带到一个僻静的地方,然后再思量收徒之事,谁知,那小叫花子摇了摇头,看样子不大乐意,而且还用戒备的眼神看着黄瘸子。

红烧肉这么巨大的诱惑对一个乞丐都没有吸引力,黄瘸子立刻想到了这孩子肯定是已经有了主人。他有些落寞和失望地将獭帽戴回头上,以此来掩饰他的尴尬。

突然间,黄瘸子感觉自己被别人拉了一把,接着有人对他耳语道:“请老哥抬抬手吧。都是吃‘里家饭’+  的,给兄弟留条活路。”

黄瘸子回头一望,说话的这人三十岁光景,戴着一副眼镜,眼镜背后的笑眼眯成一条线。

这人说的是行话,黄瘸子立即就明白了。

黄瘸子随即说了一句行话:“沧海有水三千。”

那人也答了一句:“吾只取一瓢。”

这句话是盗贼们见面时互相辨认身份的黑话,只要有人能答的上来,便可证明都是道上人。

话说黄瘸子一看黑话对上了,马上认定对方也是行里人。而且也证实了他的猜想,这个小叫花子和眼前的戴眼镜的是一伙的。他们这一老一少的组合,其实是江湖上最常见的骗术。少的是老的派出来的饵,专门摆摊行乞,一可以讨一些钱,二可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而这老的呢,就藏在附近,选择时机下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