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目标就是灯塔,始终指明航行的方向。一个没有目标的人,犹如水上浮萍,四处飘荡,很难成就大事。
哈佛大学曾经在一群智力与年龄相仿的青年人之间进行了一次调查,这次调查正是以“人生目标和成功之间的关系”为主题。调查结果如下:占3%的有清晰目标的人后来几乎都能够成为各个行业的精英或者领袖;占10%的有清晰但是短暂目标的人也能够成为成功人士,生活在社会中上层;占60%的有模糊目标的人基本上成为大众群体,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业绩平平;占27%的没有目标的人,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对生活十分不如意,常常怨天尤人。
在撒哈拉沙漠中,有一颗耀眼的明珠——比塞尔,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前来。可是,在肯·莱文发现比塞尔之前,这里只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没有人能够从这里走出茫茫大漠。据说,并不是当地人不愿离开这个荒凉的地方,而是他们多次尝试仍然无法找到从这里走出荒凉大漠的办法。
在发现比塞尔后,肯·莱文通过手语询问当地人无法离开这里的原因,结果人们都给了肯·莱文同一个答案:无论从这里向哪一个方向出发,最终的结果都是重新回到出发的地方。
比塞尔人为什么无法离开这个地方呢?肯·莱文为此颇费脑筋。最后,肯·莱文雇佣了一个比塞尔人为他带路,尝试寻找比塞尔人无法离开这里的原因。他们牵了两峰骆驼,带了足够饮用半个月的水出发了,但是肯·莱文却没有将离开比塞尔的愿望寄托在指南针等现代设备上,他将这些现代设备收起,只用一根木棍,跟在为他带路的比塞尔人后面。
他们行走了10余天,行走了约800英里的路程。在第11天的早上,他们果然回到了出发的地方。这次失败的经历终于让肯·莱文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无法走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不认识北斗星。
撒哈拉沙漠浩瀚无边,比塞尔又处于这个沙漠的中间。一个人只凭借着自己的感觉走出比塞尔,就会走出许多形状不一的圆圈,他们的足迹宛如一把卷尺。而撒哈拉沙漠中没有任何可供人们当作参照物的物体,如果人们没有指南针,也不认识北斗星,那么离开比塞尔的愿望永远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
找到的答案后,肯·莱文离开了这里。在他离开时,带了一位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为他引路的年轻人。肯·莱文告诉阿古特尔,只要他白天休息,夜晚向着北斗星前进,终有一天会走出这片沙漠,阿古特尔按照肯·莱文的方法,果然在三天之后来到大漠的边缘。由此,阿古特尔成为比塞尔的开阔者。比塞尔的人们在这座城市的中央为阿古特尔竖立起一座铜像。在铜像底座上,人们刻上了一句话:新的生活从选定方向的那一天开始。
肯·莱文和阿古特尔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人们在追求成功时,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那么人生便有了前进的动力,就有勇气改变生活和工作中不理想的现状。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像在沙漠中毫无目标地行走,时间浪费在徘徊的旅途上,注定永远不会到达最终目的地。远大的目标,会在人心中产生一股巨大的潜能,让你拥有成功的动力,进而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宏伟目标,需要小行动支撑
罗斯福告诫人们:“无论你身居何处,都不应浪费时间,立即采取行动并且保持有序的步骤,积极寻找自己的定位,用行动创造自己的未来。简单地说,只有采取行动,才能使自己的目标变成现实。”
尽管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仍然不能立即采取行动,因为人们身上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惰性,习惯将应该做的事情拖延到将来,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那些最终实现目标的人都懂得:只有立即行动起来,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才不会给自己留下任何拖延的借口。
1968年夏天,罗伯特·舒乐博士立下一个宏伟的志愿:在加利福尼亚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教堂,而这座教堂的最终预算是700万美元。对于当时的罗伯特·舒乐博士来讲,700万美元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不仅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也超过了他的想象范围。可是,罗伯特·舒乐不愿放弃自己的梦想。当天夜里,罗伯特·舒乐博士拿出一张纸,在最上面写上700万美元,然后又写下了以下内容:
寻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40笔5万美元的捐款;寻找280笔25000美元的捐款;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以700美元的价格卖掉10000扇窗。
在进行这样的分类之后,罗伯特·舒乐博士对建造这座教堂所需的700万美元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随后,他把建造这座玻璃教堂的目标付诸实践。60天之后,罗伯特·舒乐博士用美丽的模型打动了了一个富商,并且使这个富商捐出了第一笔100万美元的捐款。5天之后,一对听了罗伯特·舒乐博士演讲的农民夫妇捐出了第一笔1000美元。
在罗伯特·舒乐博士为建造这座水晶教堂目标行动的第90天,他孜孜以求的精神令一个陌生人深深感动,于是他也为罗伯特·舒乐博士捐出了100万美元。8个月之后,一名捐款者对罗伯特·舒乐博士说:“如果你能够用你的诚意和努力筹到600万美元,那么剩余的100万美元由我来支付。”第二年,罗伯特·舒乐博士让人们认购这座教堂的窗户,价格是每扇窗户700美元,付款方法为分期付款,每月70美元,分10个月付清。
罗伯特·舒乐博士的努力得到了回报,1万多扇窗在6个月内销售一空。在1980年9月,罗伯特·舒乐博士想象中的玻璃教堂终于竣工。整座教堂可容纳1万多人,建造过程整整历时12年。玻璃教堂不仅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和经典之作,也成为世界各地的人们争相游览的景点。这座玻璃教堂最终花费为2000万美元,而这些经费全部是罗伯特·舒乐博士一点一滴筹集到的。
罗伯特·舒乐博士的故事警示那些正在追求成功的人们,实现目标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毫不犹豫地立即行动。但是,有很多人过分信仰“三思而后行”,因此忽视了行动的重要性。在很多成功人士的看来,行动甚至比三思更重要,只有将宏伟目标付诸实践,目标才可能实现,不然只能是空想。即使人们在行动中遭遇失败,也会从中收获宝贵经验和教训。
剑桥大学的教授也这样告诫他们的学生:“无论你的目标多么宏伟,不去行动,就永远只能是空想。成功在于想法,更在于行动。一个追求成功的人只有把目标和行动有机结合起来,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我总是先投入战斗,然后再制定作战计划。”从这个角度讲,在成功人士眼中,很多看似没有准备好的工作,一旦人们开始行动,才发现这些根本不会影响自己事业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