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客玩天涯(3)

 

除迷路之外,大伙儿都害怕遇到野兽吧?事实上,就今天的环境来说,遭遇野兽被伤害的几率不比在高速路上飙车出事的几率更大。现在的野兽,一般还是很害羞的,懒得与人为敌。不过,也该做好以防万一的准备。具体分析一下:一猪二熊三老虎,这是山民按危险度排的座次。不过,秦岭中多了个特产——羚牛,可称为超级杀手。一般人很难想象野猪的凶猛,山野里经常能看到成片翻开的地面和刨倒的树,这就是野猪干的,而且野猪的数量也相当可观,遇见的几率很大。成群的野猪不可怕,它们有安全感,哪怕把你围在中间你也可以高枕无忧。单个的野猪则异常凶狠,视人类为天敌,必用大獠牙除之而后快。所以,一旦遇见这种孤独杀手,一般此时野猪会有狂躁的表现,千万不能慌张,先原地不动,什么动作也不要做,不能蹲下,这对它意味着进攻信号,不要刺激它。面向野猪慢慢倒退,直到退到它的视野之外。面对野猪,除了枪,不要指望能用什么其他武器对付它。狗熊的威力大家都清楚,一巴掌下来脸就没了。狗熊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2000m的地区,不过相对野猪来说,它的攻击性不强,而且事先会对你发出警告,给你充足的逃窜时间。但是,带着幼崽的母熊,这个是妈妈杀手,出于本能,对闯入它视野里的人会疯狂追杀,不要指望两条腿能比它四条腿跑得更快,除非它根本不打算收拾你。一旦追过来,除了爬树还真无他法。1998年,周至县一名农妇遭遇狗熊时装死,结果被其折腾了大半天,险些因失血过多真死掉。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这样的办法还是不要试了。老虎,秦岭里已经没有了,除非从动物园跑出来一个。羚牛,似羊似牛,笑面杀手,看起来最温驯,但秦岭里最危险的就数它了,秦岭各海拔都有活动,基本上每年都有个把山民遭其不幸。春季,由于高山食物缺乏,羚牛常到1500米左右的山谷觅食,此时也是最容易伤人的时候。成群的羚牛并不危险,麻烦的是落单的,几乎都是受伤落败的成年雄牛,性情暴躁,通常将人顶撞致死。

不幸遭遇羚牛,要冷静,缓退,不要激怒它,这似乎是唯一可行的方法。晚上宿营时,出于本能,动物绝不会袭击帐篷,最多围着帐篷转两圈,因为晚餐的食物残渣可能吸引了它。所以,背包食品什么的,别被它吃了,一定要记得放在帐篷里,然后就可以安心睡觉了。在枕头边放把刀,多半只会自残或者伤了你的同类。新疆就出过这样的事,睡觉的人紧张地把风声当成野兽的吼声,迷糊中把旁边的同类胡扎一气。由此可见,人是最凶猛的!

还有洪水,欺山莫欺水。我是记忆犹新,有次差点被吞了。每年6~9月是秦岭的雨季,一场连夜暴雨就可能导致山洪。因此,被洪水困在山里的几率还是很大的。相对秦岭山区来说,一般在水面3米以上的地方扎营是很安全的,而且越靠上游,可以相对离水面越近。当然也要具体分析,看宿营地是否有被水漫过的迹象。一旦夜间有暴雨,必须保持警觉,注意水情变化。一旦洪水发生,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被困在某个河谷边的宿营地,来时可以涉水通过的河面显然已经不能通行。这个时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水还在上涨,什么都不要说,赶紧搬家。如果天已放晴,可以就地待上两日。一般经验,水退回原来状态需要一天到两天时间。如果还在下雨,就有点麻烦了,3~5天的连续降雨在雨季很正常,计算一下自己的食物、燃料和自己的体能。燃料和食物都充足,就老老实实待着。不足,就必须赶紧考虑走人,必须趁体力还充足的时候冲出危险区域。心存侥幸的等待,只会导致体能的下降和信心的丧失。沿溪下撤,走溪边的山腰,肯定可以走出去。下撤时见机行事,该上就上、该下就下,遇到断崖绕行或迂回。只要保持信心,总是可以走出去的。有时,过河是不可避免的。这时,至少两人以上才能安全过河,一人结绳,一人保护。注意,水浑处是急流,水清处是缓流,有根手杖会稳当很多。水深过腰,河道超过10米宽,99%无法过河,要选择河道较窄处砍树搭桥过河。水深过膝,选择河床中石头较突起的地方过河,注意做好准备,该保护的东西事先注意防水,一般落水10秒内水进不了背包。千万注意,晚上御寒的睡袋和备用衣物绝对不能弄湿,可考虑用结实的塑料袋加胶带密封。当然,有防水袋就更好了。最好不要赤脚过河,鞋湿了可以弄干,脚底板划破了影响走路就太惨了。

还有一种危险就是失温,也就是体表温度急剧下降导致的危险。解决起来简单,吃得饱穿得暖就可以,但在山野的复杂环境中却时时需要注意。冬春季,在秦岭登山的过程中,遭暴风雪袭击的概率还是不小的。海拔低点的地方,有植被掩护,避风和宿营都不难做到。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石海地带,一旦被困无遮无挡,不管你穿多好的风衣,体温还是会被山风无情地一点一点剥夺。这种地形想必大家都有认识,几乎很难找到可以搭帐篷的地方,而且,一般帐篷的抗风性也不是很好。所以,直接钻进帐衣里就可以了,没必要支起来。没有帐篷,山民的做法是用大张的油布或军用雨衣来代替,只是效果差点而已,但好歹有个防风雪的空间,再钻进睡袋里或是穿上所有衣服,将所有的塑料袋夹在衣服内层,不透气但可以尽量保持体温,感觉冷时就吃点东西。在夏秋季,山里夜间的温度还是很低的,如果衣物和睡袋不慎在渡河或大雨中搞湿,晚上还是很难熬的。假设又因为大雨不能生火,首先要架设好掩蔽所,即使有帐篷,也要考虑到微小的渗漏,毕竟市面上大部分帐篷的防雨能力不是特别好。所以,最好在林间以几棵树的树干为依托拉圈绳子,将小树枝最好是小竹子整齐地架在上面,堆成屋脊形,上面盖上大张塑料布,再压一层竹子。这样,在下面搭帐篷,可万无一失,而且在帐篷外也有地方可以活动。如果不方便挖排水沟,在帐篷底下垫几层竹子,效果也很好。其次,绝不能穿着湿衣物钻睡袋,要统统脱光,一般的真空棉睡袋只要不是湿得特别厉害,还是可以保温的。

帐篷里可以烧气或酒精炉增加温度,但也只是权宜之计,再不行就用最原始的方式——抱团取暖,莫害羞哦。生火,这几乎是每个户外爱好者必须掌握的最重要技能,是对付失温的最好办法。先说引火。山民可以轻易地用几根火柴点着一堆湿木头,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大可能做到。办法是:准备一小塑料瓶酒精或者一瓶被煤油浸透的木屑,都很轻便易用。火源也要注意,多带几个一次性火机并且额外准备一盒密封好的火柴以备不测。点着以后,注意柴禾的架放方式。如果需要长时间无人看守的“过夜火”,就将大木头整齐排列码放在火堆正上方,只留很小的空隙,这样通常第二天早上还能看见一点微弱的炭火。采药的山民没有帐篷和睡袋,多是这样蜷缩在“过夜火”边睡觉的。

然后就是疾病。人吃五谷生百病,何况是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山里。在城里病了可以找医院,在山里就只能指望自己和同类了。出门前将各类常用药品备齐,整理好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注意密封防水。山风刺骨,预防为先,先吃点感冒药预防,吃饭的时候准备点醋或大蒜,对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很管用。有条件的话,睡觉前烧点热水烫脚,可大大缓解疲劳。注意穿高帮的鞋或打绑腿,预防脚踝受伤。一般来说,秦岭地区不会有高原反应,不要以为上了3000m就会缺氧,这里的所谓高山反应实际是疲劳和心理反应,注意休息就没事。一旦生病,千万不要硬挺,该撤就撤,绝不能意气用事。脚扭伤了,云南白药喷雾剂比较管用,没有的话用溪水冷敷,而且必须坚持脚部活动。一旦休息过多会更严重,影响走路。急救绷带一定要准备,遭野兽袭击或摔伤大出血,包扎方式也很关键,这里就不啰唆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