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与魔鬼作战(1)

第2 章 与魔鬼作战

曾经,我对芝加哥的一个疯子产生了兴趣,那是在1946年,我只有9岁。我的父亲当时为《芝加哥论坛报》做安全维护工作,因此我家里经常堆满了报纸。1946年的夏天刚开始,我从报纸上读到了一篇关于一名中年妇女在公寓中被杀的新闻,我以为这只是一桩普通的谋杀,但次年12月又发生了一桩类似案件,一名前志愿服役妇女队的成员死于一家旅社内,凶手用死者的唇膏在墙壁上写了几句话:"苍天在上,务必在我屠杀更多人之前逮住我,因为我无法控制自己!"这个案子太奇怪了,报纸都觉得很难报道,警方通过一些蛛丝马迹认为这两个案子有关联。

《芝加哥论坛报》派出很多记者搜寻线索,但就在新年过后不久,又发生了一桩谋杀案,最初,警方并没有发现三起案件的联系。这次的遇害者是一名6岁的女孩,名叫苏珊妮·迪南(Suzanne Degnan),她被凶手从屋里带走杀害,并且被分尸,尸体被扔到芝加哥伊凡斯顿区的下水道里。该案传出之后,整个芝加哥市人心惶惶,父母们都开始担心自己孩子的安全问题,人们在猜测谁是凶手的同时,也都非常愤慨。死者只不过是个6岁的孩子,谁能够残忍地杀害她还将其分尸?除了魔鬼,还有什么人能做出这种事?9岁的我当时也无法想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伙会下这样的毒手,我整天思索着,想象如何才能抓到这个凶手。我认为自己当时也被吓坏了,但这种思考能让我不那么害怕。

那时候,我周末经常去影院看电影,并喜欢模仿《小顽童》和《小淘气》里的角色,尤其喜欢侦探片。我记得当时有一家知名的侦探事务所名叫PKPK,1946年夏天的时候,我就和三个伙伴也组建了一家PKPK侦探社。我们在车库弄了一间办公室,并弄了一辆用木板和轮子组装的"战车",取名叫 "PKPK快递"。没有忙着"破案"的时候,我们就用这辆车帮杂货店送货挣点零花钱,每次收费25美分。我们的侦探社和电影里很相似,都没有接到什么案子,无聊得很。因此,我们只能自己发现案子,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穿上自己的"侦探装"--高帽与长大衣,然后到车站去等候"嫌犯",然后再进行"跟踪监视"。我们把自己打扮得和联邦调查局密探一样,假装自己也是国家英雄,就像山姆·史派德(Sam Spade)一样。每次看见邻居家的哥哥或叔叔拎着箱子、桶子下车,我们就假定他们就是杀害苏珊妮的凶手,然后一路跟踪他回家,等他进屋后再到附近找个有利位置实施监视。我们轮换着进行监视,并记录下监视情况。我猜,很多大人看到这一群古里古怪、偷偷摸摸的小孩子,一定很奇怪我们在干什么,但他们一定猜不到我们是"侦探"。

那年夏天,一个名叫威廉·海伦斯(William Heirens)的人被抓住了。我觉得很奇怪,因为他怎么看也不像是杀害苏珊妮和另两名妇女的凶手。他不但喜欢偷窃衣服,还是个性变态。那时候我对性所知甚少,对这些犯罪的细节也很懵懂,但几年之后,我在这方面的阅历就远远超过同龄的伙伴了,也知道什么是恋物癖和他们为什么要偷女人的衣服。不过那时候我最关注的是凶手并不比我大多少,他只有17岁,还是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他头脑冷静,而且非常聪明,也没有精神疾病。每一次杀人后他都回到宿舍内,平静如常,没有露出任何惊慌的神色,因此,他被抓住也算是个意外事件。海伦斯被捕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时他入室行窃,但没有成功,正要逃跑的时候,恰好被一名下班路过的警察看到了。警察让他站住,海伦斯当然不会听他的,因此两个人扭打在一起。海伦斯连开两枪,但都没有打中警察。这个警察急中生智,拿起一个花瓶顶住海伦斯的脑袋,让他动弹不得,直到其他警察过来逮捕了海伦斯。警方在他的宿舍里搜出来四件谋杀和盗窃的证物。《时代》杂志把此案称为"世纪大案",开庭审理之后,全国的记者都开始追踪报道。海伦斯被捕之后,我们这几个孩子开始了新的侦探游戏,每当公交车停下,我们就从下车乘客中挑选一个人当做海伦斯,然后跟踪他到他的"秘密藏身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