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害怕的,并不是别的东西,而是来自我们内心。除了童年阴影,不愿意长大变成了普遍的心理特征。
“从我接触过的女性来看,她们不愿生育更多来自心理问题。现代都市女性的生活观念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生活内容丰富、观念开放、重视自我,因此,很多女人选择首先满足自己的愿望,去学习、去玩、去旅游,而不愿意为孩子放弃自由的生活方式。”
早在2006年春夏的流行趋势似乎正在证明女彼得们(永远不长大的彼得·潘)正在充斥全球,今季全球娃娃A字裙大泛滥,永恒娃娃派掌门的Anna Sui(安娜·苏),有时候天真可爱的Miu Miu,邻居家来过家家的娃娃Calvin Klein,甚至连性感也要“娃娃”一下的Sophia Kokosalaki……要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Chloe?因为永远“只有Chloe girl(女孩),没有Chloe women(妇女)”!大批童心未泯用娃娃派头装扮得明艳动人的潮流先锋们终于找到了让自己长不大的小岛,并迅速波及全球,大唱童谣。
因为选择如此之多,放弃的理由也如此之多,晚生、不生孩子在社会认可度上已经大大提升变成了潮流,当再也没有哪一个固执的“尼采”能够跳出来对女人生育横加指责的时候,不生孩子成了逃匿现实种种压力的最好选择和最后防线,而且,很时尚。
从心理研究的角度,这与黄烨给出的专业意见不谋而合:“很多女性心理成熟期比较晚,觉得自己还需要别人的照顾呵护,她们不想生孩子是因为不想长大,就像童话里那个永远是小孩子的彼得·潘。”
“to baby or not to baby?”也许不该翻译为“要娃娃还是不要娃娃?”而直接是“当娃娃还是不当娃娃?”
“用职业成败来衡量生育时机,也许只是个态度问题。”《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在调查完35岁白领女性的生育困惑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心理困惑、压力带来的恐慌以及不愿意长大构成了“晚妈妈”时代的铁三角。
的女白领们,在“是否因生育困惑而咨询心理医生”的问题后面选择了否。
生?还是不生?——与孩子无关
有相当规模的调查参与者()不能被忽视,她们认为生孩子对职场一般没有什么影响;甚至有有过生子经历的人认为:当母亲促进了自己的事业发展。遭遇过隐性失业的Nancy现在已经提升到一个重要的职位,“的确,生完孩子后我需要调整一段时间,但情况并不是那么糟糕。”晓芸现在也有了自己的网站,说:“我后来慢慢觉得,生完孩子之后我才真的成熟了,在工作的时候,做职业规划的时候,远比从前更理性。”
还有一些女性为了工作而选择了早点生孩子,在中国传媒大学担任讲师的小婧就算了这样一笔账:“生孩子大概要影响一年的工作,那么我为什么不在25岁,一年挣5万的时候做这件事情呢?等到30岁我一年可以挣10万了,损失不是更大吗?”
在生活压力方面,社会学专家早已指出,生养孩子其实并没有一定要花的巨额支出,“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养法”,并不见得花钱多的孩子就一定更聪明健康幸福。
心理问题相对来说,反而是最难解决的。在大唱“不想长大”的都市之中,女性的普遍心态不言而喻,灰暗的人生观也决不是一两次心理咨询所能够消解的问题。加上现实的种种原因,选择丁克,就成了最简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