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摆脱财富抑郁症(5)

专家建议说,体育疗法是治疗“微笑抑郁症”的最好方法,如果一个人能坚持每天运动半个小时。那么,即便是有抑郁症,也会很快减轻。因为锻炼能给人一种轻松、自主的感觉。身体的活跃能有效地清除情绪压力,而身体的健康也能指引人的神经系统向好的方向发展。其次就是食疗,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因为很多水果中含有的维生素B,能够缓解紧张情绪。这样的食物有香蕉、梨、樱桃和苹果等。此外,平时也可以读读自己喜欢的休闲书籍,读书能使人心灵宁静,心境高远,是对抗抑郁情绪的一剂妙方。

另外,要减少“微笑抑郁症”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记住学会给自己解压。人生不可能尽善尽美,皆遂人意。“人本是人,无需刻意做人”。学会超脱,学会自得其乐,这样才会始终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

专家建议,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应该找到释放自己坏情绪的途径,比如避开客人独处,可以大喊大叫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等等。通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引导,患者学会释放压力,不再强迫自己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他们能正视自己内心需要,能够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真正做到笑得自然,笑得真实。

快乐理财,摆脱“财富抑郁症”

前两年的牛市行情,让很多人圆了车房梦,幸福似乎信手拈来。天有不测风云,股市也有旦夕祸福,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熊熊”来势,很多人的幸福便一去不复返,也使很多白领们患上“抑郁症”。财富的确可以带来幸福、舒适的生活,良好的社会认同感,甚至是和谐的家庭。

但幸福却不仅仅是财富,有时候更多的财富,往往造成为财富所累,带来的却是更少的幸福。当牛市不再,你是否因此丧失了幸福的能力?当牛市不再,我们带您发现,除了财富,幸福还有很多很多……

你是否患有“财富抑郁症”?财富抑郁症:由于对财富的过度追求所导致的一种普遍的不幸福感。对于该症,笔者为大家提供三味良药。

一味:幸福是理财的终极目标

心理学专家张怡筠博士建议,在理财前,应该先弄清楚我们理财的目的是什么。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累积金钱不是理财的终极目标,累积幸福才是理财的终极目标。在累积财富时,很多人忙忙碌碌理财,却忽略了理财开始时的意义和目的。他们一味地奔波于财富之中,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累积幸福。有的人以为有钱后可以自由了,却发现有钱后理财更不自由了;有的人希望有钱可以讨人喜欢,真的有钱后却认为周围的人都是为了贪图他的财富,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糟糕。这些都背离了我们理财的本意。

二味:远离财富跑步机

心理学家发现,幸福和财富的关系就好比一台“快乐跑步机”。在我们踏上跑步机后,如果维持一开始的速度奔跑,只能原地不动。只有加快速度,超过跑步机的速度,才会有进展。快乐也是如此。原来有了100万元,很开心。但慢慢适应了100万元带来的满足程度,要150万元才会开心。到再下次就变成了200万元。就像跑步机,在适应了一个状态后要更高的强度、更大的刺激才有同样的快乐。正因为有了“快乐跑步机”的效应,有些人炒股票,开始觉得每年有10%的收益很满足,可是真的达成后,就觉得有30%的收益才会开心。其实,金钱如果只是数字没多大用处,只有把它变成真正能让人感到幸福的事物、活动才有意义。

三味:穿上幸福“防弹衣”

张博士在3年多的理财情商研究中发现,能真正累积财富的人都拥有平衡的生活状态。理财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大部分。他们的生活内涵丰富,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爱好,朋友关系融洽,家庭美满,工作有成就。做轻松的投资者,不做失魂落魄的理财家。我们当然希望财产不要缩水,可就算财产有起伏,这些人是最不容易丧失幸福感觉的。他们有情绪的“防弹衣”,幸福的“防弹衣”,财产的多少不会影响到他们幸福的感受。

在摆脱了“财富抑郁症”后,我们还是应当了解一些获得幸福的财富技巧。

一、看淡财富,重视家庭

幸福的人最重视家庭,他们大多把财富的重要性摆在第三位,但是不幸福的人却把财富摆在第一位,家庭摆第三位。对于财富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你越是想去追求,就会越不幸福。财富目标不必定得太高,循序渐进投资理财,才是幸福之道。

二、降低期望,知足常乐

幸福的人期待投资报酬率为11%至20%,但不幸福的人则多数期待二成以上的报酬率。这显示,对投资报酬预期愈高的人,愈不幸福。满足点、标准不要定得太高,就容易有幸福感。当你愈没有想要追求什么的时候,反而会得到更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