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赚钱总是不够花(1)

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我赚钱了,却不够花,从来都缺钱。我想旅游,没钱!我想吃顿高档自助,没钱!我想买房、买车,没钱!一个月工资从来都是吃饭+房子+还信用卡+买生活用品+社交,然后就不知不觉地从腰包里轻轻飞走,到月底还要苦苦计算还有几天开工资。

A:我也想节省,可是一到某些时候,比方说商场大减价或者朋友聚会,我这银子就控制不了地往外流。

B:工资虽然不多,生活也够了,可是却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赶上个闺蜜结婚,眼看着就入不敷出了……

C:我虽说不节省,但是花钱时还是肉疼的。可是自从有了信用卡,刷卡不眨眼,那叫一个爽啊,腰板也硬了,有保障啊。可是一到账单日,真是欲哭无泪啊。

D: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如今诸事皆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关键是,柴米油盐件件都要钱,连空调都不敢多用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综上所述,不管谦虚还是实话,大多数的80后兄弟姐妹们都有种赚钱不够花的感觉。其实许多的道理大家都可以理解,比方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又比方说我们应该学会理财云云,可是做起来,却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困难。这是为什么呢?

浅显的原因咱不说了,现在就从心理学角度跟大家探讨一下。

先看个小测试:假设你去一家商店买一盏灯,售价100元。后来你在隔两条街的另一家商店发现了同样的灯,只卖75元。你会到第二家商店去买吗?现在,假设你要买一套餐桌椅,你发现在一家商店的售价是1775元。同样,在隔两条街的另一家商店,只卖1750元。你会到第二家商店去买吗?

测试结果显示,很多人会穿过两条街去买灯,却不太情愿为了餐桌椅多跑同样一段路。虽然两者情况相同:多走两条街,便可省下25元钱。

这说明:人们习惯于把小的开支藏在大的开支里面,以获得一种心理的慰藉。人都有为自己的行为找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的习惯。100元钱的灯与75元钱的灯,其节省了25元钱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可1775元钱的桌子与1750元钱的桌子,其差额与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差悬殊。由此可见,相同的差额,其商品本身的价格越低,人们就越会注意到节省的效果,而商品本身的价格越高,就越会忽略。

再比方你买了一个电视,4000元。而你正好在逛商场的同时看中一款你一直很喜欢却又用不上的400元的电烤箱,这个时侯,如果推销员跟你推销这款电烤箱的时候,你还能忍住“诱惑”吗?估计一般人都会忍不住。因为对于4000来说,400元真是九牛一毛。

还说这个电视和电烤箱的问题,买了电视,你会想买一个比较好的电视柜,因为旧的电视柜很难配得上这个崭新的电视。而买了电烤箱,连带的消费是食材+电费,因为你需要“完美”地使用新的东西。这就是说,开支越大,带给人的期望或想象就越大,人们就越不可能理性地管理自己的财务。

想象一下,你的钱是不是也这样如流水般溜走了?

再举个例子,假设你除了5000元的薪资外,又有了一笔1000元的额外收入。你是把这1000元与5000元一样看待,还是大手大脚地花掉这1000元?一般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在他们看来,1000元仿佛是意外之财,在心中的价值就降低了。由此看来,你付出的精力越多,时间越长,就越会珍惜;反之你不会珍惜那些付出精力少或时间短的回报。想想你们的意外之财都花到哪去了吧。

上一章

读书导航